中国食品网

企业实施GB/T19000(ISO9000)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1-08-04 中国食品网 中食网 508
问题之一:形似而非神似--领导者的认识差距
 现象:
 1、主要质量文件基本齐备,并已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看似 轰轰烈烈,却未扎扎实实,既无人过问运转情况,也未总结实施效果。有的厂长虽在质量手册上签了批准令,还不知道本厂的质量方针是什么。
 2、有的企业好不容易拼凑出一本质量手册,只为应付上级机关视察。事后便束之高阁。
 3、新瓶子装剩酒。少数企业用过去实际也未认真执行的全面框架,贴上已贯GB/T19000(ISO9000)系列标准的标签便万事大吉。
 4、有些企业请外单位专家代笔或袭用同行业企业的质量文件冠以本厂名号,既未与本厂实际结合,又未很好消化,还美其名曰技术引进。
 原因:
 有不少单位主要领导,未真正理解实施ISO9000系列标准的必要性和适用性,只是因为大势所趋,上级主管要求贯彻,无奈何为贯标而贯标,因而主动性、积极性较差。贯标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收不到成效。
 解决途径:
 各级领导应通过学习,充分认识ISO9000系列标准是世界工业发达国家三十多年来对质量管理经验的科学总结,对稳定和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对世界各国都有很强的适用性。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人们首先要求生产厂家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有可靠的和质量保证。用户不仅要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还要对生产厂的质量体系进行评价。这也是在国际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中标准守则所规定的合格评定程序。目前,已成为国际贸易成交的重要前提。
 欧共体、北美、澳大利亚、日本等都提出了进入这些地区的商品,必须取得的证书。最近,俄罗斯和印度也提出了类似要求。我国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决不可忽视这个重要动向。例如我国南星玻璃公司的特种玻璃在销往澳大利亚时,对方就要求必须取得ISO9000证书,否则不予订货。
 此外,我国企业目前的管理水平较低,贯彻实施ISO9000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科学的使人的行为规范和企业的管理运行处于一种严格的控制状态,对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无疑是十分有益的。正象美国的一些大企业家们所说:为达到ISO9000要求而投资,即使是巨额投资也是非常值得的。用香港电脑产品亚太有限公司总经理卢伟国先生的话说:西欧的大多数厂家提出买方企业的质量体系要获得证书,这令亚太地区甚至北美地区的国家不能不予以足够的重视。
 欧洲是世界的一个主要电子、电脑产品市场,这一市场的压力对我们来讲,不可谓不大。因此,我们意识到ISO9000非搞不可,而且要快。这也应该成为我国企业家们的共识。要想贯彻好ISO9000族标准,企业的决策领导曾必须做到:积极学习和了解ISO9000族标准的主要内容;参与实施计划的制定,合理安排好资源;充分发动群众;对各执行部门的有关人员提供时间、资金、设备、工具等物资方面的保证;还应该定时进行检查、督促,掌握运转执行情况,并对实施效果及时加以总结。
 问题之二:与标准化分割--事倍功半
 现象:
 1、只准人员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GB/T19000(ISO9000)宣贯培训班,标准化人员却无权参加。
 2、把质量体系与企业标准体系对立起来,认为企业只要有质量体系即可,企业标准体系仅适用于标准化部门。
 3、部门排斥标准化部门参与贯标,认为推行ISO9000是质量部门主管,与标准化部门无关。
 4、有些企业的支撑性文件中,竟然没有各类标准文本,把程序性文件理解为只是本厂的各种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
 原因:
 决策领导层标准化意识不强,对标准化与质量管理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缺乏认识。有些部门本位主义作祟,唯恐标准化部门的参与会影响本部门的权威,或分享ISO9000实施效果的荣誉和利益。
 解决途径:
 强化领导层标准化意识,端正标准化与质量管理之间的关系。要充分认识推行ISO9000系列标准必须从标准化入手,因为ISO9000本身就是标准。贯彻实施标准却排斥标准化部门和人员参加,岂非是一大笑话?!众所周知,没有标准就没有控制,没有控制的事、物、人就难以管理,管理的依据是标准,管理的过程就是标准化,质量管理尤其不能例外。实施ISO9000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完善的质量管理达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而产品质量的主要保证和判断准则就是产品标准及一系列配套的技术标准。质量管理想要有序化和考核管理本身的质量就必须用一整套管理标准来保证。质量环中每个环节的实施,都要人来实施,而规范人的行为准则和工作质量也要靠一系列工作标准来保证和衡量。推行ISO9000所需的支撑文件,大部分是由各类标准构成,标准化与的血肉联系由此即可见一斑。
 企业标准体系与质量体系是企业中相辅相成的两大体系。作为依据的是企业标准体系中的组成部分,而质量体系的基础和支柱则是企业标准体系中的各类标准。这二者之间不存在谁领导谁的问题,存在的是相互依从,千丝万缕的血肉联系。从企业的根本利益出发,个别部门少些本位主义,估计是不难做到的。   建议企业在组织落实、学习培训、制订计划、质量方针、编制质量文件及实施运转过程中,都应组织标准化人员参加,充分发挥标准化的作用,即可变事倍功半为事半功倍。北京迅达电梯厂即是由标准化部门负责编制质量文件,并协助质量部门实施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转,使该厂在一年的时间内就 取得了英国劳氏船级社的。
 问题之三:头重脚轻--支撑性文件严重不足
 现象:
 1、 不知支撑性(支持性)文件为何物。
 2、 只有部分程序文件,大多为各种规章制度,连技术性程序文件都很缺乏。
 3、 认为标准不是支撑性文件,因而质量文件中无任何配套标准。
 4、 支撑性文件质量低劣,不符合上级文件规定。有些企业标准已过时失效,与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不相适应。各种文件之间不统一,不协调之处比比皆是。   
 原因:
 对支撑性文件认识不足,忽视支撑性文件的重要作用,也无人负责支撑性文件的管理及质量把关。
 解决途径:
 所谓支撑性文件是指程序文件及与其配套的其他文件而言。它包括与本企业有关的各类标准方针政策,各种法规,设计、工艺生产文件及各种制度,管理办法。
 企业标准体系表实质上也是支撑性文件的一种。这些文件是质量体系正常运转的依据,也是评审的必备文件,应由各要素归口负责的单位提供,并由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经验丰富的专人负责汇总、管理、进行统一协调,并核对质量环各阶段和相对应有关体系要素实施过程中,支撑性文件的完整性。
 问题之四:照猫画虎--质量手册无行业特色
 现象:
 1、 根据培训班上讲授的编制方法或有关材料介绍的编制方法,不结合本厂实际,生硬地照搬照套。
 2、 用其它企业现成的质量手册稍加改动即作为本单位的质量手册。甚至本单位根本不存在的机构和活动也编了进去。
 3、 内容千篇一律,原则性条款多,具体结合本厂实际的内容少,体现不出行业特色。如特殊工序未具体化等。
 4、 和程序性文件结合不密切。
 原因:
 对编制质量手册的必要性和适用性认识不足,为编制质量手册而编制质量手册。未认识到质量手册应有可操作性,必须结合本厂的实际,特别是产品的特点和具体生产条件,才能指导质量体系的运转,才能实施得更有效、更方便。
 解决途径:
 所谓行业特色是指企业应根据市场情况,产品类型,生产特点,用户需要等具体情况来选择相应的要素和决定采用这些要素的程度。质量手册的编制应能充分反映这些情况,根据行业的不同,各有所侧重。如:航天航空、汽车、机床等复杂产品的制造行业,除ISO9004所列要素均需采用外,尤其应突出外协外购配套件的控制及特殊工序的控制,甚至可增一些标准中未列的要素如QC小组活动的控 制等。对石油化工行业就应突出材料、工艺流程及所用设备,不合格品的控制。对服务行业则需突出物质服务和精神服务如铁路站或列车应对食品进货进行严格控制,订出进货认可(认证)制度以避免假冒伪劣食品的混入,影响旅客和工作人员的健康。企业的决策领导层应慎重选择编写组成人员,要物色业务能力强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懂得标准化,文笔流畅,工作责任性强的人员参加编写。编写 人员要切忌"摆样子,走过场",认真进行调查研究,使编写的质量手册具有行业特色,真正起到指导和控制的作用。
 问题之五:停停打打,打打停停--质量体系运转基本失控
 现象:
 1、 只在软件上做文章,上级狠抓我就动,上级不抓我就松。质量体系不能正常运转。
 2、 质量体系各个环节运转不平衡,只有几个环节运转,实际也是很难正常运转,因为环节之间有互补性。
 3、 评审只偏重于设计及不合格的控制上,对其它也应进行评审的环节,不进行评审。
 4、 只进行静态运转,图一劳永逸,不能适应外界形势的变化,因而收效不大。
 原因:
 被动贯标,领导层抓而不紧。有畏难情绪,怕"花钱",怕影响"生产任务",考虑近期行为多于长远发展。
 解决途径:
 首先在主导思想上要变被动贯标为主动贯标。下定决心,成为质量效益型企业。实施ISO9000时,做到组织机构落实,项目落实,人员落实,资源落实,进度落实。加强督促检查,厂级办公会议上,至少每月应进行一次进展情况审议。对运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组织力量扎扎实实地逐个予以解决。要奖励先进,帮助后进,对按兵不动者,可酌情予以行政处分。因为,运转本身就是一大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失控,就会影响到整个体系的运转。要充分调动全厂职工的积极性,激励他们积极投入质量体系的运行中来,当家作主人,才能保证质量体系有旺盛的生命力。


举报 收藏0 打赏0
更多> 同类质量管理
推荐图文
推荐质量管理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手帮助| 信息发布规则| 版权隐私| 服务条款|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广告服务| 积分换礼| RSS订阅| 违规举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