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正月十五,全国各地少不了要举办灯展以及灯谜竞猜活动。人们在赏灯的同时,猜上几则灯谜,定会凭添几分趣味。不过,对谜灯的出现,则可追溯到春秋时期。
灯谜,亦称谜语,在春秋时期被称为“廋辞”。那时,群雄崛起,列国纷争,游说之士为了劝说王侯,常常隐本意而借喻其他,使对方从中受到启发,从而达到劝说之目的。这种隐语被称为“辞”。
秦汉以后,此风更加盛行。汉代蔡邕的“曹娥碑题辞”,南北朝鲍照的“井谜诗”等,初具谜语雏形。梁朝刘勰的《文心雕龙·谐隐》中就明确记载:“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并进一步解释:“谜也者,迴互其辞,使昏迷也”。北宋时期,人们在每年的元宵节前后将诗句制成谜语悬挂于彩灯之上,称为“商灯”、“商谜”或“灯谜”。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载:“有以绢灯翦写诗词,时寓讥笑,乃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这就把当时灯谜的制作和特点概括了出来。因谜语创作大多设想曲折,寓意广泛新颖而别致,因而难以被人一时猜中,就像射虎一样困难,因而猜谜语又被称为“射虎”或“打虎”。现在人们猜谜语时所说的“打一物”、“打一字”等都是由“打虎”转化而来。
明清之时,猜灯谜活动极为流行。曹雪芹在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就多次记叙了贾府猜谜语的情景。尤其在第二十二回中,不仅描写了众人猜谜语的热闹场面,而且不惜笔墨接连写下了七则谜语,让读者也着实过了一把猜谜瘾。清朝李汝珍所著章回小说《镜花缘》中的“姊妹陶情”和“畅游智佳国”两段情节,则好像是作者专门为猜谜而写,其中的谜语更是妙趣横生,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灯谜,按类别可分为物谜和字谜两大类。就体式而言,有扣字、离合、会意、象形、谐意、别解、假借等,法格则有卷帘、秋千、系铃、解铃、齐飞、脱帽、求凰、加冠、折腰等20余种。历代有不少名人、学者曾编造了谜语选集,如《文戏》、《春灯谜》、《灯谜品括》、《拙园灯谜草》等。民国时期的《谜海》,收录了当时民间广泛流行的各式谜语20000多条。
灯谜如果与“元旦”或“春节”结合,更是名副其实。人们在迎新春庆佳节、闹元宵赏花灯时猜上几则谜语,会感到凭添几分趣味。如某单位的迎春联欢会上,主持人出了一则谜语:“唱唱跳跳又一年”,打一成语,谜底为“载歌载舞”。此谜中以“载”字别解“年”,“又一年”扣住两个“载”,“唱”为“歌”,“跳”为“舞”,谜底自然清楚了。该谜析字严谨,匠心独运,不失为上乘之作。再如“清明前一日”和“园墙四面开、但无人进来”两种谜面,谜底都是“元旦”。前者的“清”、“明”代指清朝、明朝,而清朝和明朝之前是“元”朝,“一日”为“旦”,谜底自然明了;后者“园”去其“墙”剩下了“元”,“但无人”即为“旦”,谜底不言自明。
灯谜猜单字,要拆字清晰,技法精巧。如谜语“除夕即是岁末”,谜底为“多”字;“年尾即是岁底”,谜底为“舛”字。前一则“多”字除去一个“夕”字,所剩即是“岁”字的末尾“夕”;后一则“舛”字的半边是“年”字之尾,半边是“岁”字之底。两谜谜面相似,解谜却不一样,实为一株并蒂莲。还有两则谜语:一为“来日是春天”,另一为“春天一日游”,两谜谜底都是一个“奏”字。前者要用“加法”,在“奏”字中间来个“日”字即成“春天”;后则要用“减法”,“春天”两个字中的“日”字游走,所剩即是一个“奏”字。这两则谜语在谜学中称为“增损体”,它是猜字谜的主要方法。
灯谜猜古人名,尤以《红楼梦》人物四“春”为最,四则谜语均为语义双关,字字熨贴。如:“岁首新年”猜“元春”;“踏雪寻梅”打“探春”;“辞别隆冬”为“迎春”;“莫让年华付水流”自然是“惜春”了。第一则谜语谜底的“春”扣“新年”,第二则的“春”扣“春天”,第三则的“春”扣“春季”,第四则的“春”扣“年华”,一字多义,深入浅出,其技法可谓是别具一格。
总之,灯谜是我国民间文学宝库中一枝瑰丽的花朵,也是锻炼智力、培养思维的文化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