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之夜,月色溶溶,亲朋好友或围坐饮茶,或相聚赏月。面对中秋美景,大家免不了要对明月赞美一番。然中秋谈月,难免入俗。古人中秋赏月时所作的“月联”,读之倒有些雅意。
相传唐朝初年,几位秀才于中秋之夜聚到一起饮酒赏月,其中一个名叫宋湘的秀才仰望明月即景吟出一则上联:“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半月”,在场另外几位秀抓耳挠腮也对不出,就是出上联的那位也苦思不得下联。时至除夕,几位秀才相聚守岁,又提起中秋赏月时的那则上联,宋湘忽发灵感,即景得出下联:“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此联道出日月交替、斗转星移之奥妙,中秋之夜出句,除夕之夜对成,工整贴切,可谓是匠心独运,令人拍案叫绝,号称“中秋出句年尾对”。
同是秀才中秋赏月相聚,还有另一则故事。说是几位读书人中秋之际登楼赏月饮酒,其中一位仰望明月,触景生情,脱口说出一则上联:“秋中赏月对高楼,月对高楼酒上游”,在场的几位趁酒兴,七嘴八舌,却没有一个人对得上来。这时,其中一位见另一位走路有些不稳,立即吟出下联:“游上酒楼高对月,楼高对月赏中秋”,待这位吟完,另外几位才发现是上联的倒读,成为回文联,但也觉得通顺流畅,联语贴切,有如天成,因而不禁击掌称绝。
又传说一年中秋之夜,苏小妹随苏东坡及佛印和尚在西湖上泛舟赏月。面对皎洁明月,苏东坡建议吟诗作联,立即得到响应。才学非凡的苏小妹起身立于船头,看着湖心波光粼粼的月光,联想翩翩,信口吟出一则上联:“五百罗汉渡江,岸畔波心千佛子”,佛印和尚看着站在船头的苏小妹,又抬头看了看天空中的明月,脱口而出下联:“一个美人映月,凡间天上两婵娟”。苏东坡闻言,拍着手呼到:“妙哉!妙哉!”
明代大学士杨廷和自幼聪颖超人。一年中秋之日,其父与几位好友对饮,饮至深夜,其父遥望星际,得到上联:“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并请在场的友人续对。几位友人苦思良久,仍对不出,有的偶尔出句,也不令人满意。当时在一旁玩耍的杨廷和听后,随口吟道:“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出句成对,令友人及其父惊叹不已,对这位刚刚8岁的孩子齐声称妙。
有一年中秋节,在江南做官的郑板桥出游扬州的蜀冈瘦西湖,来到小金山岛上的“月观亭”,在此,郑板桥触景生情,撰就一联:“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联语对仗贴切工整,足可见郑板桥深厚的文字功底。
“三潭滚月”系贵州省织金洞风景区著名的八景之一。形似鼎足的三潭,中有圆形土丘相联。每到中秋之夜,月光映潭,三个月影随波而动,故有古人在此撰联赞曰:“共说三潭同一月;谁知一月映三潭”。简单的上下联把“三潭滚月”美景的形成及其美妙之处再现了出来,细品之仿佛有身临其境之感。
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的漳浦县境内,有一个天然石洞——海月岩,洞旁建有古寺,古寺的石壁上雕刻着一尊释迦牟尼像。每逢中秋之夜八九时许,月光经岩下水潭反射,恰巧映在佛像的胸膛之处,世称“月照禅心”。因此此处有联曰:“海天凝云,云气结成罗汉泪;月光映水,水光返照菩提心。”上下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淋漓尽致地显现出此地中秋之夜的迷人景象。
凡是到过长江三峡——巫峡旅游的人,都会在瑶台上发现一副耐人寻味的咏月联:“月月月明,八月月明分外明;山山山秀,巫山山秀非常秀。”此联以叠词手法,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与巫山的秀丽景色相对,工整自然,融为一体。
佳联美景相融相衬,联从景中生情,景自联中生色,涵意蕴藉而绵长。因此,中秋之际赏中秋月联,自然也会有情入景、景生情之感。
通联:(450052)郑州市淮河路53号院郑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 袁文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