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月鳢人工繁殖及池塘养殖技术(中)

2008-06-07 中国食品网 中食网 554

㈢ 月鳢苗种培育

1、鱼苗培育(0.35-2厘米阶段):刚孵出的鱼苗全身黑色,形似蝌蚪,仰卧浮于水面,孵出后第3日,卵黄囊基本吸收完毕,鱼苗腹部向下,开始摄食。由于鱼苗身体嫩弱,游动缓慢,活动范围小,主动摄食能力差,因此应放在较小的水体中(如塑料盆、水缸等)培养一段时间,然后移至土池或水泥池中培育。

直径40-60厘米的塑料盆,水深12-18厘米,塑料盆置于避免太阳直射的阴凉处,每盆放入孵化出膜不久的鱼苗1500-2000尾。用从池塘中捞取的浮游动物,用网布将较小个体的浮游动物过滤入盆内,每日早、中、晚各投1次,投喂量以鱼苗食足、盆中略剩少许为准。坚持每天换水,换水时温差不得超过3℃,同时,将沉淀在盆底的污物用细胶管吸除。

2、夏花鱼种培育(2.1-5厘米阶段)

⑴鱼池条件。几平方米至500平方米均可,池深80-100厘米,池周围用40目网片围成0.5米高圈栏,围网插入土内20厘米,防止鱼苗逃逸,月鳢苗投放前一星期,进行鱼池清整消毒和肥水培育浮游生物。池内移植水生植物,并在池边角架设荫棚。

⑵放养密度:同池放养的鱼体要规格一致,一般每平方米放养500-1000尾。随着鱼体的生长,及时进行大小分级饲养。

⑶水温调节:鱼苗生长适温范围18-34℃,最适生长水温在24-30℃之间。水温超过35℃鱼苗烦燥不安,并频繁浮出水面,达到38℃以上时,死亡率达80%-90%。所以在高温季节要注意搭设荫棚和及时更换温度较低的河水或井水。

⑷饲料投喂:体长2-3厘米阶段的鱼苗仍以摄食浮游动物为主。鱼苗下塘后,一方面要定期施肥保持水体浮游生物的数量,另一方面每天人工捕捞采集轮虫或摇蚊幼虫等定时定点加以投喂。鱼苗长至3厘米左右时体形与成鱼相似,可在池中架设食台,逐步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早期可用白鲢等低值鱼或蚯蚓做成肉糜加以驯食,一周后逐步采用甲鱼或鳗鱼饲料做成食团投喂。随着鱼体增长,可适当投喂蝇蛆、蚯蚓、蚌肉等廉价动物性饲料。

⑸水质条件控制:水质调节是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月鳢耐低氧能力较强,但为满足苗种健康快速生长的需要,苗种培育要求水体溶解氧高于每升2毫克以上,pH值6.4-6.9,要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新,做到水体“肥、活、嫩、爽”。

举报0 收藏0 打赏0
更多> 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手帮助| 信息发布规则| 版权隐私| 服务条款|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广告服务| 积分换礼| RSS订阅| 违规举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