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造大棚。先挖一个深1.8-2米、宽4-5米的地坑,长度根据需要而定,放进立体床架。上面用竹竿和薄膜扎成拱形棚,四周用土压实,盖上草苫。东西南北各方均留有30厘米左右的通风口,东边留有小门,以便出入。
二、配料接种。其培养料配方为:棉籽壳100公斤,水120公斤,石膏1公斤,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1 公斤。混匀后堆积发酵。然后,在消过毒的屋内装料接种。采用聚丙烯塑料菌袋装料,其规格为28厘米×55厘米×0.03厘米。采用四层接种法,接种量为15%。袋上打上小孔或在扎口处插上麦管。
三、排袋发菌。将接好种的菌袋放置在保温性好的房间里。室温稍低时,堆放5-6层,室温较高时,堆放3-4层。每隔5-6天倒袋一次,经常检查堆内温度,防止高温烧伤。室温控制在20℃左右,20天时即可发满菌丝。
四、加强管理。将发好菌丝的菌袋及时搬入大棚内,排放在立体床架上。4米宽的大棚可放3排床架,每排摆放9-10层菌袋。摆好后,加强通风,调节昼夜温差。菌丝体生长发育阶段的管理,主要是调温、保湿和防止杂菌污染。为了防止杂菌污染,播种后10天之内,室温要控制在15℃以下。播后两天,菌种开始萌发并逐渐向四周生长,此时每天都要多次检查培养料内的温度变化,注意将料温控制在30℃以下。若料温过高,应掀开薄膜,通风降温,待温度下降后,再盖上薄膜。料温稳定后,就不必掀动薄膜。4-6天即可形成子实体原基。10天后菌丝长满料面,并向料层内生长,此时可将室温提高到20-25℃。发现杂菌污染,可将石灰粉撒在杂菌生长处,或用0.3%多菌灵揩擦。此期间将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5%左右。到桑葚期(平菇的双核菌丝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发育后达到生理成熟,遇到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条件,形成一团团粒状的菌蕾如桑椹状,称“桑葚期”)打开袋口,喷水于地下或墙壁上,保持相对湿度90%左右,至珊瑚期(桑葚期几天后,长成参差不齐的短菌柄,形如菌盖,称“珊瑚期”)收起袋口,以便顺利出菇。
五、适时采收。平菇的最适收获期是菌盖基本展开,颜色由深灰色变为淡灰色或灰白色,孢子即将弹射时,这时采收的平菇,菇体肥厚,产量高且味道美。采收方法:要用左手按住培养料,右手握住菌柄,轻轻旋扭下。也可用刀子在菌柄基部紧贴料面处割下。采大朵留小朵,一般情况下,播种一次可采收3-4批菇。每批采收后,都要将床面残留的死菇、菌柄清理干净,以防止下批生产烂菇。盖上薄膜,停止喷水4-5天,然后再少喷水,保持料面潮湿。大约经10天左右,料面再度长出菌蕾。仍按第一批菇的管理方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