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是人们喜爱的水果。因其具有清热、润肺、止咳的功效而更受人们的青睐。常言道:梨儿好吃树难栽。梨树在生长过程中常遭受多种病虫的危害,以下介绍一种梨树重要病害——梨黑星病及其防治措施。
梨黑星病又叫疮痂病,是南北梨区发生普遍、流行性强、损失大的一种重要病害。从落花期一直为害到果实成熟期。
一、症状特征。梨黑星病可侵染梨树所有绿色幼嫩组织,包括鳞片、叶片、叶柄、新梢、花器及果实等。其典型的特征是在病部产生明显的黑色霉层,故又有黑霉病之称。叶片受害多发生在叶背,长出黑色霉斑,叶正面为多角形或圆形褪绿黄斑,严重时,致使叶片干枯而脱落。嫩梢发病除形成梭形霉斑外,后期皮层龟裂呈粗皮状的疮痂。幼果染病大多早落或病部木质化形成畸形果。大果染病形成多个疮痂状凹斑,常发生龟裂,有些病斑呈放射状黑色星点,病斑伤口常被其他腐生菌侵染,致全果腐烂。
二、发病条件和传播途径。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在病芽鳞片、病果、落叶或病菌以菌丝团或子囊壳在落叶上越冬。如遇冬季不良气候,分生孢子萌发力低时,有利于有性世代的形成,子囊孢子成为主要侵染源。病菌传播靠雨水冲刷在梨园中也蔓延。春新梢上最先发病,病梢是重要的再侵染中心,在病梢以下圆锥形空间内的果实、叶片染病重,“病芽梢”是梨黑星病早期主要侵染源。
湿度是影响该病发生与流行的重要条件。春雨早且偏多,夏季多雨,病害就重。干旱年份则发病较轻。病菌孢子入侵要有一次5毫米左右的降水或连续有5-48小时以上的阴雨天。梨树在较低温度条件下抗病力弱。病菌入侵的日平均温度为8-10℃,适宜流行的温度为11-20℃。潜育期春季20-25天,夏季14-20天,温度高潜育期缩短。一般在落花期后不久即出现病梢,在叶或果上经4-5个周期的扩大蔓延,于7月在雨季进入盛发期,10月后停止扩展。此外,地势低洼,树冠茂密,通风不良,湿度大的果园或树势衰弱都易发生黑星病。
三、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不同品种对梨黑星病抗病性差异非常明显,如西洋梨、日本梨较中国梨抗病,中国梨中以沙梨、褐梨、夏梨等系统较抗病,而白梨系统最感病,秋子梨次之。在新建梨园时应选用抗病品种。
2、清除病源:病菌主要在病梢、冬芽和落叶上越冬,所以秋末冬初清扫落叶,拾净落果,同时结合修剪彻底剪掉病梢、芽鳞并集中烧毁等,是消灭越冬菌源的有效措施。早春发病初期,及时摘除中心病梢和病花烧毁,可以防止病害的扩散蔓延。也可在5月中旬结合促进花芽形成环剥大枝基部,宽度与枝粗度之比为1:10,深达木质部,把调好的医用四环素药片填平环剥口,后用塑料条包严,可有效地防治梨黑星病。
3、药剂防治:落花后(4月中、下旬)喷第1次药,以后每隔15-20天喷1次,共4-5次。干旱年份只喷1-3次即可。喷药时要保证质量。常用药剂有:波尔多液(1:2-3:180-320)和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50%多菌灵和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前期喷药中可混加尿素500倍液,中期混磷酸二氢钾300-500倍液,不仅防病还有增加营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