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聚居着我国70%以上的穆斯林,人口超过2000万。西北地区清真食品产业目前已形成清真食品、清真肉制品以及餐饮产业在内的较完整的产业链。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清真产业每年增长速度都保持在10%以上,但交易量并不高。其中,2014年我国的清真食品、用品的交易量尚不足1000亿美元。清真食品长期以来都很难进入国际市场。这是为什么呢?为此,《工人日报》记者10月27日至30日实地走访了“一带一路”上的清真食品生产企业,探寻其中的缘由。
产品好,还要懂“规则”
据统计,目前全国2400多个市县中,97.3%的市县设有清真食品和用品产业,食品经营单位达12万多户,其中专门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企业达6000多家。但我国清真食品产业较少参与国际竞争,年出口额在1亿美元左右徘徊,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微乎其微,可供挖掘的潜力非常大。
“市场份额很大,我们既有技术实力,又有生产能力。但是要想切一块蛋糕,光有这个能力是不够的。”宁夏中航郑飞塞外香清真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胡学文说,“‘一带一路’战略部署之后,我们这种清真食品加工企业就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市场。想要占领市场,质量过硬那自不必说。但作为有特色要求的食品门类,要想吃上这块蛋糕,除了自己的产品好以外,还要懂得‘规则’。”
宁夏检验检疫局副局长张大平解释说:“他说的这个规则就是认证标准。我们的企业想走出国门就要有标准,目的是让人建立对你的品牌的信任,这种信任往往来源于权威的认证体系,我们现在推行的国际上认可的食品安全保证体系,就是给企业走出去提供这样一个规则。”
“权威的认证认可体系不仅能给企业带来利润和市场份额,还在发展合作伙伴方面显现出优势。拿我们公司来说,跟肯德基、麦当劳谈合作,能很快获得他们的认可。”甘肃中盛农牧发展有限公司CEO宋卫东介绍说。
甘肃检验检疫局认监处处长尤新福说:“之前很多企业并不重视这些,对认证体系也不重视。现在随着对外贸易的增加,没有认证体系出不去国门,卖不上价格。很多企业发现了问题之后,逐渐转变了对于认证体系的看法,希望自己的产品可以赚到外汇,在国际市场上卖出更好的价格。”
解决“身份”问题,补好法律课
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14年全球清真产业年产值已突破3.2万亿美元,其中清真食品年贸易额已达5000亿美元,主要进口市场集中在中东、东南亚和北非等地区,而这一数据目前还在增加。随着清真食品的商机成为世界各国竞相追逐、开拓的目标,除美欧等传统雷竞技ap官网入口 出口强国外,其他国家也加入了这一市场争夺中。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致力于发展成为清真食品的市场贸易和技术研发中心。
目前,全世界穆斯林人口超过17亿,每年全球清真产品市场超过3万亿美元,而关于清真标准的界定超过400余种。目前,还没有一个为所有穆斯林国家都能够接受的统一认证体系,各国比较认同由马来西亚制定的清真食品认证标准,我国急需在这方面取得突破。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也在争夺这个制高点,以期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长期从事研究清真食品认证工作的宁夏清真食品国际贸易认证中心主任马斌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的清真食品认证认可工作还是一个地方性通则,是区域性标准,没有形成一个全国性的清真食品认证认可的标准。”
“相比其他国家的清真食品产业化发展,我国的发展步伐显得缓慢。现在,我们国家已经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尤新福说。据了解,目前我国已经在宁夏设立了清真食品国际贸易认证中心,在甘肃设立了国家清真食品检测重点实验室,以期从国家层面完善和解决清真食品出口的“身份”问题,为企业出口穆斯林国家提前“补”好法律课。
办好“护照”,才能走出国门
清真食品生产企业认证认可工作为何如此重要?国家认监委注册处处长黄斌形象地介绍说:“认证认可相当于出国的时候办的护照,如果达成协议可以免签,那带着护照就可以出国了。如果对方还有其他认证认可的需要,那也仅需要对方签证就可以了。”
事实上,随着近年我国企业受到认证认可等“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认证认可工作也渐入人们的视野。一些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主要影响我国工业品出口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类型,集中在认证要求、技术标准要求、标签和标志要求、包装及材料要求、工业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要求等5个方面。在各种“技术性贸易措施”中,认证认可是最主要的一项。
作为我国最早从国际上引入的先进管理制度之一,认证认可一开始就承担着与国际接轨、按国际规则办事的历史使命。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开始在电子电器产品领域按照国际标准开展产品认证,并迅速推广到工雷竞技ap官网入口 、服务业各领域,逐渐建立并运行了产品认证、管理体系认证、人员认证、实验室认可等多种认证认可制度。这对推动我国企业质量进步、提升产品质量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一带一路”沿线数十个国家的认证认可发展不均衡,标准多元,法规各异。由于尚未形成检验检测认证互认格局,各国检验检测认证制度和监管体系各不相同,双边贸易需多次重复检验检测认证。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中的将近半数在认证认可方面建立了合作关系。
“目前,我国与沿线国家在认证认可领域的合作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至今还有30多个沿线国家没有与我国建立合作机制,制约着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国家认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最终我们还是希望达到这个目标,那就是我们的企业走出去的时候,减少他们自证的运营成本,带着我们认证认可的‘护照’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