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长夏无病三分虚 入秋调养要跟上

2011-08-31 中国食品网 中食网 1072 0


  立秋时节已过,民间有俗话说:“长夏无病三分虚”。立秋过后,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极易倦怠、乏力、纳呆等。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进补十分必要。但进补不可乱补,应注意下面几点:

不能无病乱补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不能虚实不分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证病人不宜用补药。虚证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证进补才能补益身体。

不能多多益善任何补品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品,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不能凡补必肉动物性食物无疑是补品中的良剂,不仅有较高的营养,而且味美可口。但肉类不易消化吸收,若久服多服,对胃肠功能已减退的老年人来说,常常不堪重负。而肉类消化过程中的某些“副产品”,如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质,又往往是心脑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饮食清淡也不是不补,尤其是蔬菜类更不容忽视。现代营养学观点认为,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不能以药代食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如多吃芹菜可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红枣、扁豆、藕等也都是进补的佳品。

不能重“进”轻“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荤腥,餐餐大油腻,这些食物代谢后产生的酸性物质需及时排出,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不少人排便无规律甚至便秘。故养生专家近年来提出一种关注“负营养”的保健新观念,即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

不能恒“补”不变有些人喜欢按自己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继而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尤其是老年人,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需要全面地、系统地加以调理,而且不同的季节对保健药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根据不同情况予以调整是十分必要的,不能恒补不变,一补到底。

不能越贵越补“物以稀为贵”,那些昂贵的传统食品如燕窝、鱼翅之类,其实并无奇特的食疗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却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另外,凡食疗均有一定的适应人群,故应根据需要来确定药膳,“缺什么,补什么”,切勿凭贵贱来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体,更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滋补原则。

【相关阅读】

女人秋“虚”食补良方

雨过秋风凉 七招防感冒

谨防3种秋季常见病

秋风里为哮喘宝宝早绸缪

老人夏秋之交养生之道

中老年人初秋谨防6种咳嗽

立秋了管好老人的嘴是关键

秋季9种健康食品

今秋贴膘不吃肉 多吃绿叶菜发酵食物薯类蒸拌菜


举报0 收藏0 打赏0 评论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手帮助| 信息发布规则| 版权隐私| 服务条款|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广告服务| 积分换礼| RSS订阅| 违规举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