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莞7“问题粉条”作坊证照齐全 安全监管失位

   2011-04-28 中国食品网中食网7150

    中山查出"墨汁粉条",东莞也有7家小作坊涉嫌存在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昨天上午,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就《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在莞召开会议。东莞市汇报称,上述7家粉条小作坊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齐全。省人大常委会提出,东莞要对同类生产单位进行地毯式查处。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林惠俗就近日出现的"问题粉条"事件向东莞有关部门提问:"此前东莞查处的生产粉条的小作坊,是无照经营吗?平时工商部门是否有检查?"

    东莞市工商局副局长范燕彬回应,这些小作坊都有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针对流通环节,工商部门看了媒体报道后马上查封了1.4万公斤的粉条,由万江流入信立农批市场的粉条正在做进一步检测,目前结果尚未出来。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欧南燕回应,东莞市质监局共检查26家粉丝、粉条生产加工单位,暂未发现使用墨汁、石蜡等非食用物质生产加工粉条的行为,但发现有7家粉条生产加工小作坊涉嫌存在超范围使用柠檬黄、焦糖色等食品添加剂的行为,目前正在对涉嫌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进行抽样检验,"东莞全市由质监部门发放生产许可证的粉条加工单位只有2家,这次检查没有发现问题".

    林惠俗听后说:"这反映了许可证的发放很乱,这里也发(许可证),那里也发,小作坊的监管存在交叉,容易出问题。"

    "问题粉条"三问

    "荤菜有激素,素菜有毒素,饮料有色素,老百姓吃什么心里没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宁生这样描述目前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昨天的会议上,人大代表、政府有关部门一起对食品安全监管失位的原因进行探讨。

    监管何时"一站式"?

    目前在管理食品安全方面,涉及的部门包括工商、质监、雷竞技ap官网入口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东莞市经济和信息局副局长侯小平说,就以生猪监管来说,生猪在养殖环节是雷竞技ap官网入口 部门监管,在屠宰场是经信部门监管,出了屠宰场进入流通由工商部门监管,"我们经信局有一次查处运输途中的'问题猪肉',结果还被对方投诉说不属于我们监管范围".

    "包括这次'问题粉条'在内的食品安全问题暴露出的是,人人都去执法,人人都不执法。"东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同恩说。

    "这些执法不严、多头管理体现了监管机制的问题,目前深圳和顺德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体制改革,实行食品安全大部制监管模式。"王宁生介绍,顺德区政府整合了原来分属于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承担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统一由区市场安全监管局负责,有效减少了职能交叉和缺位问题。

    "大部制后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不仅有效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也规避了出现问题时的职能推诿。"王宁生说。

    据悉,全省25个县(市、区)行政体制改革试点将学习推广顺德、深圳食品安全的这一监管模式。

    检测技术标准如何跟上市场?

    对于此次东莞发现有7家粉条生产加工小作坊涉嫌存在超范围使用柠檬黄、焦糖色等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欧南燕昨天在会议上称:"因为焦糖色没有国家标准的检验方法,这个检验不出来。"

    不少部门负责人认为,目前的检测技术和标准跟不上市场和社会发展,对食品的检测项目主要是国家相关标准中允许添加的成分,对于很多不允许添加的物质,监管部门的检测没有包含,一旦食品中含有标准里不允许添加的其他物质,抽检时就往往检测不到。

    冯同恩建议,在"一站式"监管机构的模式下,成立统一的检测中心,把原来雷竞技ap官网入口 、渔业、蔬菜、进出口等检验统一到一个机构,由这个机构来发布权威的检测结果,改变目前多部门检测成本重、市民麻烦多的现状。

    小作坊监管怎样不缺失?

    此次"问题粉条"暴露出,目前相关法律和部门对小作坊的监管不到位。广东省内生产、加工环节的小作坊多达6000家。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林惠俗认为,小作坊管理是一个难点问题,《食品安全法》和广东省的相关法律都避开了这一难点。

    冯同恩认为,食品安全的关键是源头,难点就在小作坊,建议通过市场整合等方式逐步取缔小作坊,向专业的大中企业过渡。

    王宁生则认为,小作坊涉及到就业、民生和文化传统,没有办法一律取消,如何规范管理考验各地政府的智慧,在相关法律、法规还没有出台的情况下,各地政府可以自己先制定条例、办法,把什么问题由谁管理规定下来。

    配稿 全国人大代表质疑: "信誉通"装了和没装没区别?

    "信誉通"一扫,问题食品跑不了。东莞市从2008年开始,在超市、批发部等经营户推广"信誉通"食品监管电子化平台,消费者只要把包装食品条形码一扫,就能够轻松看到有备案的食品来源。目前,"信誉通"已收录了800多万条食品信息,覆盖所有的包装食品。

    但在昨天的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邓巧玲对这一设备的效果提出了质疑:"设在超市或者连锁店的这些'信誉通'有的坏了,有的不能用,装了和没装没区别。"恰巧,昨天省人大检查组一行在南城沃尔玛,就遇到了不能使用的"信誉通".

    邓巧玲称,据她了解,有的设备甚至是商家有意搞坏的,不让消费者使用,"设置障碍有可能是因为其中有'不清不楚'的食品销售".

    有人大代表提出,虽然"信誉通"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信誉通"由商家自己选择是否安装,安装了以后能给商家带来什么好处、"信誉通"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这里的机制有问题。

    东莞市工商局副局长范燕彬承认,目前东莞6万多经营户,只有1万多户使用了"信誉通",主要是由工商分局对经营户的台账作管理,一年抽查2次,目前消费者查询的次数还不高。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宁生也提出,"信誉通"是很好的监管食品安全的现代手段,做了就要做好,还要用起来,不能只是给政府部门监督方便,更要让群众知道,工商部门应该要求食品企业都要安装,而不是只凭自愿,在经费上可以由食品企业、政府和电信合理分摊,"其实用的企业多了,电信的成本也可以降低".

    王宁生还说,工商部门一年对"信誉通"抽查2次的频率太少了,一个月抽查2次还差不多。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