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凉菜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拌出来的。
天气逐渐暖和,小凉菜渐渐受市民欢迎。近日,市民王先生反映,他从即墨一个市场购买了一斤小凉菜,吃过后开始拉肚子,后来发现这些小凉菜是在一家黑窝点加工的。记者随后调查发现,加工点藏身于即墨与城阳交界的城马路附近一片废品站中,不但加工环境脏乱差,而且拌小凉菜时还用上了烤鸡油和三无盐。4月17日下午,记者将此事反映给有关部门,执法人员赶到现场对黑窝点进行了查处。
■反映
吃了小凉菜拉肚子
"现在天越来越热了,小凉菜清爽可口,我一直挺喜欢吃,可这次自己却吃坏了肚子。"近日,家住即墨的王先生向本报96663新闻热线反映,几天前,他在即墨一个市场上购买了一斤小凉菜,"小凉菜里面有豆腐丝、黄瓜丝、胡萝卜丝还有芹菜,光看着就感觉挺香的。"王先生说,当晚他就把小凉菜吃了。
"谁料当天晚上就一直拉肚子。"王先生说,当晚除了小凉菜、啤酒和一个馒头外,他并没有吃其他东西,因此怀疑是小凉菜引起的。"后来,我偷偷去了市场观察,发现小凉菜是一辆微面送过来的。"王先生告诉记者,紧接着他打听到这家黑窝点在城马路上,"但具体位置我就不知道了,食品安全那么重要,不能再让这些黑窝点继续害人了。"
■跟踪
蹲守两天找到黑窝点
4月15日上午,记者来到即墨与城阳交界处的城马路附近蹲守,"那辆面包车一般是下午来送货。"附近一名卖馒头的摊贩介绍,可当天记者等了一下午也没有见到面包车。"你们蹲守的地方可能不对,他开的是一辆银灰色面包车。"知情人江宏(化名)说,随后江宏说出了车牌号,4月16日记者在城马路蹲守到了傍晚,终于发现了面包车。
这辆面包车在城马路上行驶了两三百米后拐进一条土路,驶进一片废品收购站中,由于天色已晚,记者一行只得返回。4月17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加工点,在一家废旧厂房门口,闻到了一股浓重的酸臭味,从门缝里看到,一名中年女子端着大盆洗刷东西,院子里一些架子上放置着很多豆制品,旁边还摆放着不少切好的胡萝卜、豆腐丝。
随后,记者假称是批发商进入这家加工点,只见,加工点最东侧一个被熏黑的小棚子中,一口大锅正烧着半锅油,地上满是污水。
吃惊
加工小凉菜用上烤鸡油
在棚子门口,一名戴着沾满污渍手套的男子正在用一口大锅拌凉菜,只见男子将切好的胡萝卜丝、豆腐丝、黄瓜丝以及芹菜一股脑地倒进大锅,然后倒进酱油和盐拌了起来,几分钟后男子又倒进去一些白色液体。
记者注意到,他们所用的盐颗粒比较大,"这是什么盐啊,不是碘盐吧?"
"这是碘盐,这些盐我们也吃。"男子犹豫了一会儿说。为了验证男子的话,一名女子从屋里拿出了一袋碘盐,但她自己比较了半天发现也不一样。男子不得不承认这些确实不是碘盐。
"那这些白色的液体是什么啊?"记者继续问道。
"淀粉液,使用淀粉液后,会使小凉菜容易沾上盐以及酱油。"男子回答。
而在记者暗访过程中发现,原本放在油锅旁的几大桶油不见了,一名女子悄悄溜进旁边的厕所里,记者跟过去发现那些油被藏在了里面。加工点老板解释说,这些油都是烤鸡油,"用这些油把豆腐条炸一下,拌进凉菜很可口。"
而据了解,烤鸡油是垃圾油的一种,多含饱和脂肪酸,从鸡身上烤下来,饱和脂肪酸容易过氧化,长期食用增加患癌几率。此外,食用烤鸡油炸出的食品,轻者会腹泻,严重者还可能造成肝脏疾病。
■流向
送往附近市场和小饭店
"你们每天加工多少斤小凉菜啊?"
"出产三五百斤吧。"老板回答,他加工小凉菜比较专业,目前销售的几个品种都十分畅销,采访中老板承认,他们加工的小凉菜主要销售到附近的市场和小饭店。
"他家生产的小凉菜非常畅销,一天送很多趟货。"采访时,家住附近的张女士说,加工小凉菜的窝点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她经常看到小窝点的面包车四处送货。"一年四季卖得都很好,到了夏天更畅销。"家住附近的李先生说,周围有很多工厂,很多外来务工者都喜欢到摊贩那里购买凉菜。"这里的环境太脏了,我们根本不买他们家加工的凉菜。"附近一名中年妇女说,加工点周围全是废品收购站,一旦刮大风,垃圾和灰尘四处飘散,肯定会飘到加工点,而令人作呕的是加工点的凉菜都露天放置,卫生条件可想而知。
■查处
黑作坊被取缔凉菜销毁
随后记者将情况反映给了即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工商部门,接到举报后两个部门的执法人员随后赶到现场,一辆装满小凉菜的面包车被当场查获。
在检查中执法人员在一个棚子里面还发现了几桶焦糖色。据介绍,焦糖色是用来染五香豆干的,而记者发现,加工点染出的很多豆干都颜色发黑,焦糖色用量超标。而加工点使用的盐也属于三无产品,非食用盐。
"这个窝点经过调查没有任何证件。"执法人员说,经过调查这个加工小凉菜的加工点既没有《营业执照》也没有《卫生许可证》,卫生极差不符合食品加工条件,随后执法人员对这些半成品和成品进行了暂扣,并在第二天运走销毁。
即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监管科王科长告诉记者,如果发现黑作坊和黑窝点 ,可以拨打88513977电话进行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