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酒类价格虚高 上海推第三方交易平台挤泡沫

   2012-04-19 1600
核心提示:  一瓶葡萄酒批发价不过十多元,零售价却超过百元;一瓶普通白酒,从出厂到消费者手中,竟要经过四五次层层加价记者采访发现,
   一瓶葡萄酒批发价不过十多元,零售价却超过百元;一瓶普通白酒,从出厂到消费者手中,竟要经过四五次“层层加价”……记者采访发现,近年来部分酒类价格不断走向虚高,与市场信息不透明、供应链过长、部分消费缺乏价格敏感性等因素相关。

  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等地正建立完善第三方酒类交易平台,寄望在流通环节提高酒类市场透明度和规范性,挤出酒价泡沫,提高市场成熟度。

  高酒价究竟有多少“注水”空间?

  “在法国、德国等市场,一瓶普通葡萄酒的价格也就三四欧元;在国内的商场、超市,竟要卖到两三百元人民币。价差甚至超过十倍!”一位经常出国的企业人士近日向记者讲述他的困惑。面对酒价这几年迅猛蹿升,消费者疑惑重重。

  以洋酒为例。比如,轩尼诗XO去年初价格为1299元,今年年初已经卖到1758元;“人头马1989”去年初零售价为1998元,今年已卖到2900元,上涨近五成。据上海一家洋酒代理商透露,去年以来洋酒价格涨了三次,中高端品种涨幅基本在40%以上。

  再如葡萄酒。一家知名酒业公司总监透露,国内一瓶普通干红葡萄酒,其成本组成大致包括:原酒(5元)、酒瓶(2元)、标签+胶帽+软木塞(1元)、机器损耗+水电(1元)、工人工资和税收等其他费用(2元),合计在11元左右;如果规模扩大,成本有望控制在10元以下。而商场超市的零售价可能在50元以上甚至更多。

  白酒同样如此。曾一度飙升至2299元一瓶的53度飞天茅台,近几年最低曾降至1300元上下。不过随着茅台将建议零售价上调,经销商的零售价格线已基本稳定在1519元。目前,各茅台专卖店建议零售价格为1519元,而商场超市零售价格则在1699元上下。尽管终端零售价出现较大回落,但与出厂价相比,每瓶酒的中间差价仍然高达近千元。

  是什么使酒价“只涨不跌”?

  酒类价格不断走向虚高,背后推手何在?

  其一,渠道成本居高不下。“酒香也怕巷子深”。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酒品由酒厂向最终客户转移过程中,一系列的路演、广告、经销团队建设等费用都作为渠道成本加进了商品的终端零售价中。许多酒水的渠道成本约占终端销售价的20%。

  白酒企业的巨额广告投入尤为明显。央视2012年广告招标中,茅台、洋河和剑南春这“三杯酒”以合计6.56亿元的价格拿下新闻联播准点播报的广告。高额的广告费最终都由消费者买单。

  其二,供应链冗长推高流通成本。一瓶酒从酒厂到消费者手中得经过酒厂—全国的一级代理商—二级批发商—各级经销商—零售商—消费者等环节,各环节层层加价,大部分利润都被中间商获取,使得酒品出厂价与零售价的价差极高。对此,有酒企也曾推出过限价令,但市场的供不应求,再加上经销商的“捂盘”行为使限价令一度成为一纸空文。

  其三,部分高端酒缺乏价格敏感性。近年来涨价之风最盛的是部分高端酒类。商务政务宴请、礼品赠送等是高端酒消费的主要用途。出于社交需要的消费使这部分酒类在价格方面没有太大的敏感性,很多消费者甚至认为“价格越高品质越好”。很多商家抓住这种心理特征,肆意抬高价格,获取更大利润。

  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总裁李雯峰说:“在市场主体之间的博弈面前,我们应该尊重市场的力量。但可以肯定地说,目前的酒类市场还不是一个成熟的市场。”

  酒类交易平台能否遏制酒价“泡沫”?

  “解决部分酒类商品价格虚高的问题,是加强酒类流通管理、优化市场环境的重要课题。”上海虹口区商务委主任刘波英说。去年底,商务部发布《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酒类流通管理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建立酒类流通平台,“支持酒类产业集聚、供应链发达的地区,建设集酒类展示推广、集中交易、仓储物流、贸易服务、信息发布、检测评价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去年月,上海科技投资公司、海南椰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股东注资成立了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总裁李雯峰说:“我们不参与酒类交易,而是搭建一个酒类交易的第三方平台,提供酒类的‘源头发行机制’。”

  他介绍,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参照了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的做法。在交易中心上市的收藏酒品均由酒厂以出厂价格直接发行,每一瓶酒均含有全额保险;在酒品上市之前,交易中心发审会专家对酒品品质严格把关。

  “在交易中心购买国窖产品的酒品爱好者,通过交易中心客户端选择提货后,我们将直接把酒品物流到他们手中,不存在任何中间环节。”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顺泽说。

  目前,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已拥有5家承销会员和19家经纪会员,所发行酒品的成交价格均大幅低于同类产品可比市场价格。

  刘波英等业内人士认为,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建立,能够解决酒类市场信息不透明、流通成本过高等问题,有助于建立更为合理的酒类价格形成机制。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