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流”袭来,各色韩国饮料、咖啡、饼干等食品正悄然潜入广州一些小区及街面的士多。虽然价格不菲,却颇受市民欢迎。不过不少市民却发现,这些进口食品几乎都没有中文标签。全韩文的包装不仅让人看不明白,更让人担忧这些商品到底是不是正牌货?没有中文商标的韩国食品是怎样进入羊城的?这些商品有没有问题呢?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卖得不错,前些天,一个女孩一口气买走了整箱,说好喝!”白云区罗冲围某大型小区内,一间小士多的老板娘指着冰柜里全韩文的橘子饮料对记者说。老板娘告诉记者,她们引入韩国食品也就是这两个月的事情。起初,是看到其他小区内有这种东西卖,才打算进点货试试看。但这种饮料是什么牌子?她自己也不清楚。“不过,卖得挺好,有些业主喝了,说是要比国内的东西好哦!”
韩国食品悄悄潜入小区士多
韩国食品真的这么好卖吗?记者随后又在市区内走访,发现在白云、天河、越秀的一些小区内,不少士多都在销售韩国进口食品,甚至还有专卖韩货的韩国店。记者在远景路一家韩国店采访时,一名哈韩的李太太告诉记者,她是专程到此购物的,这次要买的是咖啡,“比国产的香滑很多。”
“虽然这里的韩国人很多,但来店内买东西的,中国人和韩国人是一半一半的!”刘小姐在解放北路的金桂园开了一家专卖韩货的韩国店铺,店内总计有300多种来自韩国的食品。在她看来,广州人已经越来越接受来自韩国的食品。一瓶大可乐,这里要卖到二十元,但不愁卖不出去。
进货渠道让人“雾里看花”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在环市路友谊商店等大型正规超市内出售的进口商品加贴了印有生产厂家、经销商、配料等内容的中文商标之外,市面上出售的绝大多数韩国食品都没有中文商标予以说明。比如,金桂园的韩国店。这里供应的韩国商品虽然品类齐全,从泡菜、方便面、可乐到洗发水、调味品等,但统统都没有中文标签。
记者在食品批发一条街——一德路调查时更发现,这里批发进口食品的档口,绝大多数都表示不提供中文标签。唯一例外的是一德路247号的x鸿食品商行。这家商店提供的韩国饮料,记者曾在友谊商店的超市内见到。这里的伙计告诉记者,如果需要,他们可以配送中文标签,而且不会额外收费。而当提及绝大部分档口为何不提供中文标签时,店内的一位小姑娘说:“我们是正规报关进来的,什么凭证都有。他们的进货渠道不同,进货价还比我们低!”
泡菜方便面其实是国内生产?
在广州从事贸易的韩国人金先生告诉记者,虽然广州大超市内也有一些韩国货物,但大部分在穗的韩国人更喜欢去一些韩国店买东西。虽然都没有中文标签,不知道是从哪里进口的,但他个人感觉,吃起来是没问题的。“可能有些人,为了避税,走私进来的吧。”
而在远景路一家有朝鲜族人开的电器店内,老板金先生则对在羊城销售的韩国食品不大感冒。他对记者说,其实,那些店内出售的很多商品都是在国内生产的,比如韩国人喜欢吃的辛拉面、泡菜等等,虽然贴着韩文标签,其实都是在国内生产的。
进口食品须有中文标签和CIQ
面对韩国进口商品的种种迷雾,记者拨打了广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执法稽查大队的举报电话。接电话的工作人员明确地向记者表示,如果是从正常渠道进入市场的进口食品,在经过检疫部门的检查合格后,是必须要加贴中文标识和CIQ标志的。中文标识一定要注明产地、生产商和经销商。至于记者所反映的情况,应该不是通过正常渠道进入市场的。
不过,更让记者疑惑的是,目前在广州市面上销售的韩国进口商品,不但绝大部分没有中文标签,即使那些加贴有中文标签的韩国食品,外包装上也找不到CIQ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