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良好饮食习惯可以让你胃口变小

2008-08-05 中国食品网 中食网 445 0

  你对饮食或许总是情有独钟,可最近你是否察觉自己的胃口变得愈来愈大,似乎成了一个无底洞,总也填不饱。心里老惦记着吃,刚放下水果又拿起了点心,难道胃口真的膨大了吗?

  营养学家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人的胃口亦即胃容量,是随着饮食多少而膨胀或缩小的,营养学专家罗宾·弗里普斯说:“饮食越多,胃容量就越大,从而需要更多食物才产生饱满感。”

  很久以来,肥胖病治疗专家就已认识到食欲大小与胃容量之间的关系。美国纽约圣卢克斯·罗斯福医院肥胖病研究中心心理学家阿兰·格里特曾对14名肥胖病患者进行过研究。他把连着细管的气囊送入试验对象的胃中,然后给气囊注水,以测量胃容量大小。当受试者有撑胀感时,大约需要1000毫升水。随即,格里特让他们食用低热量食物。四周后,他再次测量这些人的胃容量时,只需750毫升水他们就感到非常饱胀。至此,受试者的胃容量减少了25%,恰好与正常体重者的胃容量相符。

  那么,胃口变大究竟需要多长时间呢?有专家认为,倘若经常吃得过饱,只需2-4个星期胃容量就会大增;偶尔外出大吃大喝一顿,对胃不会马上产生影响,但却容易使你经不住美食的诱惑而下水。

  某些饮食习惯对于暴食及胃口变大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新加坡国立大学胃肠病学专家尤科贯博士着重强调了“弛张饮食习惯”的危害。所谓“弛”就是指白天不进食或只吃丁点东西,而“张”则指晚饭时狼吞虎咽。饮食行为专家约翰·弗雷将解释说:“每日只进食一次,会使人饥肠辘辘,故难以坚持下去。起初,只是吃点零星食物充饥,渐渐会胃口大开,长此以往,还会养成晚饭暴食的习惯。”

  近年来,健康专家注意到在亚洲,肥胖的人逐日增多,年轻人尤其如此;这种现象令人感到非常吃惊。尤科贯博士认为,这不但与缺乏锻炼有关,而且还与不良饮食习惯有着密切联系。他说:“白天不进食,待晚上狂欢大嚼一顿,这种习惯非常有损人体健康。因为饮食中的热量没有被活动消耗掉,反而却因肌体处于休息状态而变为脂肪储存起来。”

  最近,从专家们那儿传来了一条好消息,据说不出一个月,就能使你的饭量减下来,并且不会有任何饥饿感觉,在不经意中身材也变得苗条宜人。下面是他们提供的饮食技巧。

  1.少食多餐:控制食欲的关键在于有规律地按时进餐,每顿要饥饱适宜。专家们提倡在每日三餐基础上,另加两顿便餐,食量均以中等为宜。尤科贯博士进一步指出:两餐之间饮一杯香茶、水果汁或其他低热量饮料,对加餐来说是一种上佳选择。

  2.自我节制:进餐时,每当把饭菜送入口中,便放下刀叉,以便让胃有充足时间来确认是否已吃饱。一旦吃完应马上把剩余饭菜从眼前移走。在一些特殊场合,可能有你最喜爱的食品,要有节制地享用而非完全避之不食。细嚼慢咽地品尝几口,与狼吞虎咽地大吃一番相比,会得到相同的满足。不过,餐前先吃一点低热量食品,对抑制食欲会有所裨益。此外,若经不住餐后点心的诱惑,与大家一道分享一点也未尝不可。

  3.果蔬最宜:富含纤维的食物容易使人产生饱感。作为餐前小菜,来一份色拉或蔬菜汤最为适宜;而在进餐结束时吃一片水果也较为恰当。不过,这类饮食的热量均应低于200千卡。

  4.善于饮水:水对节食也很有益。饭前至少饮一杯水,餐中再来一杯,对抑制胃口非常有效。

  5.变换吃法:逐渐习惯用有利健康的食物替代高脂肪及含糖多的饮食,以减弱食欲。在起初1—2个星期内,可能会因为食谱的改变而倍感困窘,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感觉终究会消失殆尽。

  6.表里调整:要坚信饮食习惯改变后,自己的身材会变得愈加苗条。要时时暗示自己:假如站立时身姿笔直,体重马上会减轻两公斤。穿上一条束腰连袜裤,不但看上去更修长苗条,而且紧绷的衣服还有助于防止饮食过量。

  7.晚餐少食:能量主要消耗于白天的活动中,而睡眠时热量会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因此,晚饭还是少食为妙。

  下面是营养学家为30-60岁的白领工作者提供的减肥食谱:

  早餐:一碗大米稀粥(放入少许鸡丁)或半杯炒燕麦另加85毫升低脂牛奶;一片烤面包外加5毫升黄油;最后饮一杯水果汁(约170毫升)。总热量约为500千卡。

  上午加餐:香蕉、苹果或170毫升的果汁一杯。总热量为100千卡以内。

  午餐:一份面条或全麦面包制做的三明治,外带85克火腿及15毫升清淡的莴苣汁、蛋黄汁及西红柿汁;饮用低热量饮料或170毫升低脂牛奶。总热量为500千卡以内。

  下午加餐:各类饮料(如茶、咖啡、低脂可可等);2片燕麦粉饼干或酥饼。总热量为200千卡以内。

  晚餐:一小碗米饭;80克鱼或一小盘肉末豆腐;一份炒青菜或炒芸豆;一碗清淡蔬菜汤,最后来几片新鲜水果。总热量在500-600千卡左右。

举报0 收藏0 打赏0 评论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手帮助| 信息发布规则| 版权隐私| 服务条款|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广告服务| 积分换礼| RSS订阅| 违规举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