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渔业产业链条相互制约 不要人为设置贸易障碍

2007-10-20 中国食品网 中食网 526 0

初秋季节,正是养殖鳗鱼和鱼回鱼即将批量出塘上市的时期,记者来到内陆渔业大省江西,探访水产养殖、加工、出口、消费等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问题。抵达南昌的当晚,江西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戴银根站长讲述了一个故事:不久前,美联社记者摸到江西省的几家养殖场,进行实地采访,准确地说是暗访,悄悄地来,悄悄地走,后来发表了一篇通讯,大意是说“中国用污水养鱼”,在网上传播。这篇通讯点了其他省份个别养殖场,却只字未提江西,未提及在江西暗访过的几家养殖场。

  这个事情,让同赴江西的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国际广播电台等几家国内媒体的记者感到气愤,国外某些主流媒体同行的职业道德令人质疑。大家也从戴站长的讲述中,感受到他对该省水产品质量的自信,希望媒体能够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

  江西省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座落在闹市区,五层小楼,楼内办公室、检测室、实验室却相当安静,闲人免进,一尘不染。记者看来,这里也相当规范,相当先进,相当权威。中心拥有6名专业硕士,7名高级职称人员,中心承担着雷竞技ap官网入口 部和江西省下达的药残抽检、无公害水产品认证检测、渔业病害诊断与咨询服务、渔业环境污染检测、养殖企业委托检测等多项任务。为了适应出口产品日益苛刻的检测标准,在技术上和设备上必须随时更新,一台进口尖端检测设备要花费200多万元,再困难也得买。有人分析,某些国家在提高标准限制我国水产品出口的同时,还有搭售检测设备的嫌疑。

  检测中心提供了2005年以来每年几百个批次鳗鲡、斑点叉尾鱼回、中华鳖、“四大家鱼”等品种的药残检测资料,多数批次的检测合格率达100%、99%,最差的也是97%。中心副主任欧阳敏说,这些累计起来的检测结果已经很有说服力,但是江西省进出口检疫检验局不认我们的检测结果,他们对出口产品还要进行最后检测,最后把关。

  武宁县官田养殖场,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从南昌出发约3个小时车程,沿途领略了柘林湖、庐山西湖等大水面、好风光之后,七拐八拐,拐上小道,拐上土路,趟过两条流水的小河,才找到这个山泉水养鳗的好去处。来自福建的养殖场老板告诉记者,说难也不难,江西的好山好水有很多,靠勇气加运气,运气包括江西省水产部门对外来投资者的大力支持。官田养鳗场2005年投建,养殖水面16亩,年产量200吨左右,已经开始出口日本。福建老板自豪地说,本场纯天然进口苗,育苗以自己养殖的水蚯蚓为主料,成鱼养殖用专门厂家优质饲料,低密度养殖,自烧锅炉增温,产品品质接近野生鳗鱼。

  产品出口日本价格为6.5万元/吨,但是日本人要每公斤四五条的幼鳗;内销菜鳗(每公斤少于2条)目前价格已达5.6万元/吨,上海市每天能消费100吨。养大后内销的效益更合算,所以准备压缩出口,增加内销。

  据了解,即便像官田养殖场这样的放心产品,烤鳗加工厂在进货前要提前两个月进场,对养殖过程进行监督,对产品随时抽查,力求万无一失。外国进口商不就是抓住我们细微的、个别的问题大做文章吗?

  江西省水产局副局长许友光介绍说,经过这几年各级政府和渔业部门的不懈努力,经过国内外市场时断时续的小风波,渔业产业不断走向成熟。在江西,产业链条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形成了一种有效的质量管理机制。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养殖场制约饲料企业和苗种场,采取分期付款或暂缓付款的方式,后者提供的饲料和种苗是否合格,在养殖过程中接受检验,检验合格后才能收回全部货款。二是加工厂制约养殖场,同样采取上述方式,而且加工厂对合同供货方的产品,在养殖过程中经常进行质量抽检,甚至直接介入养殖管理。三是检疫检验部门制约出口商和加工厂,把守最后一道十分严格的检验闸门。四是各级政府和渔业部门对整个过程的监管,包括产品检测、技术指导、信息服务、宣传培训等。#p#分页标题#e#

  一些企业的负责人向记者坦言,对质量问题严格把关,相互制约,已经成为行规,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尤其体现在对出口产品和大宗产品的质量监督上。江西省鳗鱼产量占全国的1/5,

  鱼回鱼产量占全国的1/9,这两个品种产品的出口分别通过几家定点加工厂组织实施,还没出现过质量问题。

举报 收藏0 打赏0 评论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手帮助| 信息发布规则| 版权隐私| 服务条款|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广告服务| 积分换礼| RSS订阅| 违规举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