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新发地编织肉食品卫生安全网

2007-09-24 中国食品网 中食网 948 0

  新发地是北京的大菜篮子,每天上市的猪有1500头,占全市猪肉食品供应量的2成,这里的猪肉食品卫生情况,关系到首都的千家万户。

  “食品安全是‘种’和‘养’出来的,如果不从源头重视,食品安全就是句空话。”

  丰台新发地农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的一句话,切中了老百姓所担心的食品安全的关键。“从新发地销售出去的每一块肉,都是可以让百姓端上餐桌的放心肉。”

  新发地从源头抓起,不放过每个环节,保证猪肉食品卫生安全。近日,记者来到新发地市场,对猪肉开始了质量安全的“溯源”。

  抓好屠宰第一关记者采访的第一站是大兴城边的中瑞食品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是定点向新发地市场供应鲜肉的一家国有股份制企业,像中瑞这样和新发地市场签订供应协议的肉食品产销联合体企业,在全市共有11家,目前,每家企业的日屠宰猪数量都在1000头以上,都有一定的规模和实力。

  中瑞公司每天屠宰1500多头猪,这些猪来自公司在河北、河南、东北等地的30多个定点养猪场。每天的屠宰时间是从上午8点到下午3点。“限定这一段时间,就是为了保持屠宰后,有足够的时间冷藏排酸,然后在晚上8点前,运往各批发市场、超市。”公司负责人介绍说。

  采访当天的室外最高气温是26摄氏度,而屠宰车间却一片凉意。从闷热车厢中爬出来的猪,都被工作人员一一喷洒了凉水,它们抖动着浑身的水,欢快地哼哼起来。工作人员说,喷淋凉水可以清除尘土和粪便,还可以给猪降温。

  经过10多道屠宰的工序,工作人员给每头猪作了详细的检疫,合格之后,就在倒挂着的白条猪猪体外皮,盖上三枚动物检疫合格章,接着再盖上一溜屠宰当天的日期滚章。

  在进入冷库前,几名工作人员再用小尖刀,对一劈两半的猪进行第五道剔毛处理,之后,按50头一组过磅称重,通过滑杠送入零下3摄氏度的冷库进行排酸。

  “猪肉排酸的过程,有严格的温度和时间限制。”冷库负责人说,冷库的温度不能低于零下4至5摄氏度,排酸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

  冷库的大门关闭,记者掐表一算,一头猪只需11分钟就完成了从屠宰到冷藏的过程。冷藏5个小时以上,白条猪就被装进厢式冷藏车,运往全市各大农贸批发市场、超市和饭店。

  精选11家肉类供应企业实行质量淘汰制目前,新发地肉食品产销联合体经过5年的运行淘汰,由原来的23家肉类屠宰企业递减到现在的11家。这11家精挑细选出来的企业,每家企业的日产量都在1000头猪以上,他们都有各自指定的管理规范、设备齐全、制度完善的猪肉饲养厂。

  “不是每个猪肉加工企业都可以加入产销联合体。首先要提出申请。”丰台区肉类食品行业商会秘书长杨昭亭说,生产企业提出申请后,商会将组织专家,对提出申请的企业进行严格审核,对设备、卫生条件、检疫队伍、诚信程度等进行审查、核实。

  刚开始审核标准是日产量100头以上的企业,目前的标准是日产量在1000头以上的企业,这杜绝了一些生产能力低、规模不大、质量把关不严的小企业进入批发市场。

  通过审核后企业就成为产销联合体的成员,但这并不代表有了永久的免检权限。如果在新发地市场内发现某一家企业有注水肉等质量问题,对于首次发现的企业给予警告,要求其严格按照联合体的相关规定进行整改,直到符合入市标准。假如第2次再发现该企业不合格的肉类产品,市场会退回所有不达标的肉类产品,如果第3次被发现后,市场将“封杀”该企业,永远不能进入市场销售。

  “这样选出来的企业,当然是有质量保证的企业。”杨昭亭说。

  对于那些既不是市场产销联合体成员,也没有正规的检验、检疫手续的猪肉小商贩,新发地市场有着严厉的把关制度,一旦在入口处发现未经检疫的肉类产品,将全部罚没,问题肉进不了市场。

  问题猪肉可追溯到猪圈一张小小的保证卡,可以找到问题猪肉的源头。

  新发地市场专门印制了肉类食品保证卡,发给每一名商户,通过保证卡,市民从超市、农贸市场等地方购买的猪肉,一旦发现质量问题,通过商家提供的保证卡,就可以找到新发地肉类批发商户,再通过商户的进货台账,就可以准确找出送货的屠宰企业,在该企业的猪肉来源登记表里,可以清楚地查到问题猪肉是来自哪一个饲养地区的哪一家饲养场。

  一张小卡片,可以从市民刚买的鲜肉,一直追到猪肉的饲养地。新发地肉类批发大厅零售摊主夏卫平说,不管零售还是批发,这张小卡片,可以让市民顺利地找到我们零售商,保证了市民的利益。

  每天晚上10点钟,夏卫平都会在新发地肉类批发市场进货,在零售大厅的电子显示牌上,他可以看到当天各屠宰厂家检验猪肉的相关情况,尤其是猪肉的含水量。

  “按规定,含水量等于和小于77%的猪肉是检验合格的产品。公布含水量,就是为了让零售摊主自由选择肉类产品。”驻市场的区工商所工作人员说,不合格的产品我们是不会放进市场的。

  为了方便猪肉的溯源,新发地给每一家猪肉屠宰企业编了固定的号码,任何来批发的零售商,通过编号,可以直接找到屠宰企业。

  新发地肉类交易大厅会给每头经过复检的猪盖上市场专用章,还为每头猪开检疫票,随猪送给零售摊主。消费者买回猪肉,如发现问题,就可以向零售商家索要检疫票,通过检疫票可以追溯猪肉的来源地。

  检查制度贯穿猪肉流通各环节新发地肉类产销联合体的各屠宰企业,每个月都会向区肉类食品行业商会上报猪场的存栏情况,并随时上报疫情动态。此外,每个季度商会都联合市商务局和专门的检疫人员,去各地检查养猪场的存栏、喂养饲料和疫情等情况。

  从2002年,新发地市场成立产销联合体以来,每个月都要对供应猪肉的企业进行一次抽查,而且事先不告知对方,由丰台区工商局、动检站、卫生局检查人员组成的检查组直接深入企业,对待宰间、屠宰车间、冷藏车间等各环节进行检查。

  产销联合体还规定,每个加入联合体的企业,都可随时组织相关人员跨区检查其他联合体成员企业的肉类质量,这种互检制度,发挥了互相监督的作用,保证联合体各成员之间的公平、公正。

  为了杜绝注水猪肉的出现,产销联合体的企业将每一批进屠宰间的猪放在待宰间内,5个小时以后,才可以进入屠宰车间,目的就是为了让注水猪把水分自然排出体外,达到正常。 #p#分页标题#e#

  中瑞待宰间的工作人员说,“任何一只注水猪只要在待宰间停止进食进水5个小时以上,屠宰前将全部合格。”

  每天晚上8点,轰隆隆的厢式冷藏货车,排队等待进入新发地肉类批发大厅。守候在这里的区工商局驻市场人员、动物检疫站人员、区卫生局和市场内的复检人员,对每一批次的猪肉,进行联合抽样检查。

  市场内的复检员,从冷库卸下来的白条吊挂猪肉中取样,进行水分检验,合格之后盖上市场的复检合格章,在零售大厅公布复检的详细情况,允许其销售。

  “各种检疫、检验程序,就是为了保证猪肉产品的安全。”新发地农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玉玺说,新发地市场为市民提供100%合格的猪肉产品,今后,还将一如既往地保证肉类食品的安全,让市民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放心肉。

举报0 收藏0 打赏0 评论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手帮助| 信息发布规则| 版权隐私| 服务条款|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广告服务| 积分换礼| RSS订阅| 违规举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