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显示,在中国水产品中查出含禁用渔药或药品含量超标的案例,正迅速增多。
韩国国立水产品品质检查院9月10日向韩国国会保健福利委员会议员朴宰完(大国家党)提交的《中国水产品禁用渔药残留不达标明细》资料显示,被查出含苯甲醛绿等禁用渔药或环丙沙星等残留物含量超标的中国产水产品,从2005年的10例共77吨增加到2006年的30例共239吨后,2007年仅上半年就达到33例共243吨。
在2006年以后发现的63例中,含苯甲醛绿的案例最多,达到28例,其后依次为环丙沙星及恩诺沙星26例、氯霉素8例。
到2005年为止,残留渔药只有苯甲醛绿一种,但到了2006年便出现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氯霉素、硝基夫喃等药物,开始呈现多样化趋势。
苯甲醛绿、氯霉素、硝基夫喃等渔药在国内属违禁药物;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可以使用,但根据水产品的种类和部位的不同设定了不同的标准值。
从种类来看,2006年以来中国水产品中渔药水平不达标的产品主要包括活鲽鱼(18例96共吨)、活泥鳅(11例106共吨)、鲶鱼(8例19共吨)、冷藏及冷冻黄花鱼(4例103共吨)等韩国消费量较高的水产品。
朴宰完表示:“在中国水产品中发现有毒渔药的次数正迅速增多。海洋水产品和食品药品安全厅等有关部门应制定强硬对策,以免进口水产品中再次发现这种有毒渔药,用以保障国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