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1年7月开始,中低档白酒的销量和价格就处于下滑的趋势,也有经销商表示,加上当时全国整治酒驾工作力度的加大,从一些经销商的收益情况来看,部分中低档白酒的销量甚至下降了20%至30%,而高端白酒受此影响却不大。虽说我国对酒驾的高压态势让白酒销量受到了影响,但这项工作还是必须要开展,这样也在很大程度上给了国内白酒企业不少提示:低档白酒利润空间有限,面对各方的压力又大,怎样在保持产品品质的前提下获得、保持利润?难道只有降价促销这一手段吗?
笔者发现,“买一赠一”成为济宁城区部分中低档白酒促销的主要手段,看起来风风火火,实际销量却没有多少。个人认为,济宁白酒市场的结构早已形成,消费者也习惯了购买、饮用本地企业生产、同等价位的白酒产品,对产品的忠诚度相对较高,一些牌子响、价位上却属中低档的外来白酒很难在竞争中捞到便宜,其他地区的白酒市场大多存在同样情况。算不上高端,各地的消费者对本地品牌的信赖度又高,中低档白酒的日子当然就不太好过,就算是“买一赠一”的噱头很响亮,但能起到的作用也没多大。其实,个人对中低档白酒的疯狂促销并不看好,白酒不是柴米油盐这类的生活必需品,短期的“小恩小惠”是不能真正打动消费者的,节日期间大幅的减价反而会让消费者陷入“纠结”:和有烟瘾的消费者差不多,购买和饮用中低档白酒的消费者,必须要用很长时间去改变自己的“口味”,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在节日期间搞促销,其余时间呢?让消费者等到过节才购买白酒?显然不可能。
中低档白酒只有和消费者建起长期、稳定的沟通关系,才能稳定固定的消费群体,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中低档白酒如果只注重包装、宣传和促销,日子肯定不好混,品质也得跟上,以扳倒井为例,这个牌子挺响,可现在怎么就跌入了中低档的行列?茅台的高档白酒为什么供不应求?除了牌子响,就是品质好嘛,外地中低档白酒品牌为什么在济宁市场难有好表现?那是因为济宁白酒的品质已经得到了本地消费者的认可,品质上得到认可,自然不必过于担心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