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去年9月曾召开白酒行业价格座谈会,要求企业稳定价格。然而距发改委上一轮价格“维稳令”仅两月,泸州老窖就将52度国窖1573出厂价与零售价大幅上调,价格超过五粮液;新年伊始,又传来茅台酒突破2000元大关,丰谷酒全、酒鬼酒大幅提价的消息。
这,不仅让发改委难堪,更会导致公众“多花钱”。
从表面看,普通人喝不起高档白酒,即便高端白酒涨到一万元一瓶,也与己无关。但众所周知,高档白酒除了满足富人高端消费与请客送礼消费以外,多用于公务接待,公务接待花的是纳税人的钱,白酒涨价意味着纳税人要掏更多的钱,白酒“耍酒疯”怎会与公众无关?
由此,与其仅琢磨如何不让白酒涨价,不如也关注“耍酒疯”背后的公务接待问题。在笔者看来,既然白酒企业不给发改委面子,白酒行业涨价面临失控局面,相关部门不妨转变思路,少下白酒价格“维稳令”,多下工夫管好公款吃喝。
虽说好多地方颁布禁酒令、明确公务接待标准,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公务招待费依然居高不下:从一些中央部委公布的三公消费数据来看,公款吃喝支出数目庞大;去年底还有消息说,“酒精肝”已成为公务员的职业病。而高端白酒价格面临失控也佐证了公款吃喝的顽固性。
有经济学者认为,要让公款消费“小气”起来的根本方法就是让预算软约束硬起来。笔者对此深表赞同。由于财政预算随意性大,对公务招待费隐性腐败的整治多停留在曝光、谴责的层面,对公务接待过多过滥的监督与处罚措施比较疲软。
因此,白酒企业“耍酒疯”,相关部门一方面要拿价格处罚新规说事,督促民族白酒品牌的利润血管里流淌道德血液,为白酒行业涨价潮降温;另一方面要下决心把公务接待费降下来,避免高档白酒企业把公款当唐僧肉,欺负公仆们“钱多人傻”。
对政府不仅要公布公务接待预算、压缩公务接待预算、管好预算外收入,还要管好公务接待费支付渠道,像中央规定那样,今年起必须用公务卡支付公务费用,同时,要严厉问责吃喝费超标单位的责任人,并考虑把吃喝腐败与官帽、饭碗挂钩。
进一步说,公款吃喝不能只违规不违法,降低公务接待等职务消费应从制度上升到法律层面,像治理贪污受贿一样治理吃喝腐败,让官员不敢胡吃海喝,也给疯狂追涨的白酒企业醒醒酒,不再肆无忌惮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