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铁强化酱油难觅探源

2006-07-19 中国食品网 中食网 437 0
“和亚洲的大多数国家一样,中国在营养方面是一个两种状况共存的地方。一方面,营养过剩使肥胖和超重问题越来越大,然而另一方面,影响多数人健康的隐性饥饿——必需微量营养素缺乏——非常严重。”说这话的时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物强化办公室主任陈君石博士的声音异常严肃。他告诉记者,缺铁性贫血可能是亚洲微量营养素缺乏的最常见形式。缺铁性贫血可以使妇女和儿童的死亡率增加、学习能力受限、抗病能力以及劳动能力下降。

 预防微量营养素缺乏需要多种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对一种在大部分地区被普遍消费且消费量稳定的食物进行强化。与膳食补充剂不同,食物强化是按照降低微量营养素缺乏所必需的食物量来对膳食进行强化,它被认为是一种安全的措施。而且,据国际机构估计,食物强化通常是解决营养素缺乏的最经济途径之一。“根据中国人的饮食特点,中国启动的项目是用铁来强化酱油,每升酱油的强化成本估计为0.25元左右。”陈君石表示。

“老婆最近脸色苍白,稍微做点运动就会感到气短、疲劳,我带她到医院检查,大夫说是患了缺铁性贫血。星期天下午,上幼儿园的女儿乐乐在看电视。看了一会儿,她把我平时用的工具箱拎出来翻了半天,当时我正忙着写稿也没在意。晚上,我到厨房做菜,发现酱油壶里有异物滑动,打开壶盖,用镊子一夹,竟是把我过去用的小铁锁。我叫来乐乐,问她这是怎么回事。乐乐噘着小嘴巴,嘟囔着:‘电视上说治疗缺铁性贫血要用补铁酱油,我就把铁锁放进去了……’”这是记者看到的一篇关于补铁酱油的小品文,虽然让人看过后一笑了之,但其中所反映出的人们对铁强化酱油的认识误区以及酱油厂生产销售铁强化酱油滞后性的问题却令人深思。

 其实,在2003年9月,中国卫生部已经正式启动了《铁强化酱油项目实施行动计划》,目前已有贵州、江苏、河北三省正式启动市场推动工作,相继建立了9个项目监测点。中国卫生部决定在五年内使铁强化酱油的覆盖人群达到3.6亿,并使其中1.29亿的高危人群中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下降30%。将近两年过去了,记者经过调查发现,大多数消费者对这项“补铁工程”还是不了解,甚至根本不知道含铁酱油这回事情。值得一提的是,含铁酱油的销售也不见旺。

 缺铁影响GDP增长

 这是两组令人揪心的数据,一组是《2004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披露的,它显示我国居民贫血患病率平均为13.6%;两岁以内婴幼儿、60岁以上老人、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率分别为21.7%、18.5%和20.6%。另一组是,由于铁营养缺乏,中国缺铁性贫血发生率达到15%—20%,妇女儿童贫血率高达20%以上。

 人类不能缺铁。卫生部专家孔灵芝女士介绍说:“铁是人体需要量最大的微量元素。成人体内约含4到5克铁。铁还是红细胞内血红蛋白、肌肉内肌红蛋白、各种细胞内的氧化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已经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最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缺铁性贫血对人的一生各个阶段的身体功能都有损害,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严重的危害是影响幼儿和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影响学习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有研究证明,贫血人群中儿童的智商较正常人群降低5—8分。此外,贫血还使成年人的体力劳动能力下降,对疾病抵抗能力下降;孕产妇死亡率增加。”

 事实上,即使临床尚未诊断为缺铁性贫血,仅仅是铁缺乏就足以造成严重后果。有研究表明,成人缺铁,劳动生产率下降5%—17%。以我国现有铁营养素缺乏水平计算,造成的劳动生产率的损失是惊人的。

 于是,有观点说,“缺铁”会影响GDP的增长,这不是耸人听闻。

 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健康报告》中指出,每年全世界因缺铁可导致80万人口的死亡,分别占男性和女性所有死亡人数的1.3%和1.8%。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也显示,缺铁性贫血对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产生重要的影响。如亚洲地区的缺铁性贫血问题可造成儿童智商降低5—8分,成人劳动生产力下降5%—17%,每年可造成GDP约1%的损失。

“食物铁强化被国际公认为最经济、最有效的补铁方法,欧美等国家早已实施了铁强化措施。”陈君石博士告诉记者,“美国从1941年起规定每100克面粉中须添加3.5毫克铁,瑞典从1944年开始执行每100克面粉添加3毫克铁的标准。亚洲开发银行的报告称,在亚洲每人每年只需花费9美分就能支付食物铁强化的费用。”

 人群实验结果证明,每天补充4毫克的铁营养素可达到良好的预防缺铁性贫血的效果。专家说,到2010年,如果我国的贫血率能降低30%,那么因成人劳动生产率增加产生的收益将达1070亿元。

 为什么要给酱油加铁

“缺铁情况跟中国人的膳食结构是有关系的。”陈君石介绍说,“国人的膳食一般是以米、面、蔬菜为主,这种植物性的膳食本身含的铁就比较少,而这不多的铁还主要是植酸铁、草酸铁,它们不容易被人体吸收,一般只能被吸收2%—3%,所以我们的身体就容易缺铁。如果日常吃肉比较少,以铁为主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就会相对供应不足,因此吸收进身体的铁是绝对不够的。”

 世界营养学界的专家也意识到,补铁最佳的方法是在人们每天必吃的食品中加入容易吸收的铁质。如同消除缺碘的最佳方法是在食盐中加碘一样,这种必吃的食品,除了主食以外,应当是常用的调味品。然而,许多国家的实验表明,在主食如大米、面粉、玉米中加铁,效果均很不理想,于是营养学家们就将注意力集中于调味品强化铁质的研究。

“在中国,酱油是仅次于盐的‘第二调味品’。数据显示,每天每人能吃掉12.6克酱油。可见,酱油不但可以促进铁吸收,而且有着广泛的食用基础。”陈君石补充说,“人们每天摄入酱油的数量相对合理且稳定,与其他食物载体相比,这是一个明显优势。每天补充5毫升铁强化酱油可在3个月内纠正贫血。在铁强化酱油大面积上市前,一项在300名14到17岁贫血学生中进行的干预试验证明,每天补充5毫升铁强化酱油,即含5毫克EDTA钠铁,可以在3个月内完全纠正贫血。”

 有人曾算了这样一笔账:通过药品补铁每人每年需要支付2000元左右,食用保健品补铁每年需要400—600元,而食用铁强化酱油每年仅需要多花2—3元钱,就可以达到理想效果。

 针对一些人提出的补铁过多会导致身体出现不良反应的观点,陈君石给予了驳斥。他说:“确实有人会有这种忧虑:不缺铁的人如果以加铁酱油为调味品,是不是会引起体内铁质过剩,造成不良反应呢?其实,人体对铁质的吸收,有一种奇妙的调节功能。当严重缺铁时,人体就会尽可能地多吸收;当部分缺铁时,人体吸收到不缺时就会停止吸收。当不缺铁时,人体就会拒绝任何铁质的吸收。这就是营养学上著名的铁吸收的‘人体自动调节功能’。”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大声强调说:“人的肌体对铁的摄入量能自我调节,并不受铁补充量的控制。当您缺铁的时候,吸收率自然就会增加,可达到10%—15%。可如果铁的营养状况良好,则吸收率会很快降低,仅为1%—2%。另外,对于不贫血的人,额外补充的铁会转为储存铁。人体储存铁的能力非常强。再说,酱油中铁的含量不会过多,每100毫升中也就只有175毫克—210毫克左右。”

 宣传滞后导致消费误区

记者从中国疾控中心食物强化办公室有关人士处获悉,虽然铁强化酱油的推动在2004年取得突破性进展,但还面临诸多困难,急需社会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首要的困难来自公众的认知误区。有调查显示,目前老百姓对铁强化酱油这种最简捷、有效、经济的补铁方式所知十分有限,严重制约了铁强化酱油的推广。其次,目标人群严重受价格制约。铁强化酱油的重点覆盖人群是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低收入妇女和儿童。虽然铁强化酱油的价格与同品牌的普通酱油价格差距不大,但依旧高于贫困地区低质酱油的价格。再次,从市场反应看,销量上升缓慢。最后,各方支持亟待加强。铁强化酱油目前得到的政策支持力度有限。另外,目前由卫生部疾控司、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中国疾控中心、中国调味品协会和酱油生产企业等多单位在铁强化酱油推广中形成的‘伙伴关系’还不完善,还需要更多的部门和机构参与,开通一条快速‘绿色通道’,使百姓真正受益。”中国营养协会营养学家储春来急迫地对记者表示。

 在南京金润发、沃尔玛等主要超市和卖场,记者先后看到了珍极、家乐、淘大、王致和等十几个酱油品牌,每个品牌又有名目繁多的若干品种,但其中铁强化酱油却寥寥无几,总共只发现了海天牌500ml瓶装、珍极牌500ml瓶装和珍极牌380ml袋装3种。与其他酱油不同,这些产品的包装上都标有醒目的“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营养强化食品”字样,还印有“每瓶使用23次,每次使用15ml”的提示语。配料表上除了标着酿造酱油所需的大豆等原料外,还特别标有“钠铁EDTA”含量。

 尽管下午正是购买食品的高峰时段,但是据记者观察,铁强化酱油并没有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记者观察的20分钟内,约有七八位顾客走到货架前选购酱油,但是没有一位拿走加铁酱油。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他们大多表示不知道这项补铁计划,挑选酱油时也很随意,“不太关心里面有什么成分”。一位顾客甚至认为在酱油里加铁是“商家推动销售的一个卖点,只是一种营销手段”。

 一位超市工作人员也对记者抱怨道,正是因为消费者“不感冒”,使他们不敢进太多的铁强化酱油,现在只有一个品种的补铁酱油在卖,销量也非常有限。而这种加铁酱油的价格比普通酱油略高,以珍极牌380ml为例,同样的容量,铁强化酱油每瓶售价4.2元,而普通酱油为3.8元。

“由于市场需求不旺,商家自然也就不会表现出积极的态度,铁强化酱油在推广中受到品种、价格等多方面的制约。对于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低收入妇女和儿童来说,尽管铁强化酱油的价格与同品牌的普通酱油价格差距不大,但依旧高于贫困地区低质酱油的价格。对于城市百姓来说,在加铁酱油的品种和规格上,消费者可以挑选的余地太小,从而局限了对铁强化酱油的选择。”中国调味品行业协会会长卫祥云分析说。

 成本不是问题,市场前景不明朗才是关键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铁酱油”,价格与普通酱油相比略贵一些,这说明“铁酱油”的成本比普通酱油要高。“铁酱油”的产量不高是否与成本的增加有关呢?酱油年产量曾经在国内居第一位的佛山海天酱油是当初试点企业之一,其市场部人士告诉记者,海天的公司财务在产品正式生产前,对新产品的成本进行估算,铁强化酱油成本有所上升,所以只有将价格在普通酱油的基础上略微上调。另一家试点厂商石家庄珍极酿造公司的市场部人士称:“新酱油的价格略微上涨,但涨幅应该在普通消费者能够接受的范围内。”

 据了解,在现有工艺水平上,生产含铁酱油将在普通酱油基础上每公斤增加0.22元的成本。一位业内人士称,尽管铁酱油生产成本增加不多,但如果把市场培育期产品推广所需的广告投放等费用计算在内,“铁酱油”的增加成本就不再是一个小数目。不涨价,就意味着试点厂商要自我消化所有的增加成本。企业当初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他们认为成本的增加问题并不大。当初国家出台铁酱油推广计划的时候,他们看中的是铁酱油良好的市场前景,加上有国家的力量在推动,所以信心十足。然而他们没有料到的是,此次国家铁强化计划并非完全强制性的,市场的发展远没有预期的那么快。当年国家推广加碘盐,从50年代就开始,1979年才正式提出推广计划,到1999年正式立法前,长达四十年的时间,碘盐的推广效果并不显著。而在国家强制立法后,碘盐便迅速占领了整个市场。然而铁酱油的推广,国家没有采用立法形式的强制措施,而是让消费者自主选择,由国家与企业共同宣传。因此在推广前期,一些企业开始持观望态度。由于看不到盈利的希望,不少企业也逐渐丧失了宣传的动力,只有少数几个实力雄厚的企业仍在一定限量内支撑着。

 市场份额的配置起争议

 卫生部的官员强调,为保证铁强化酱油产品的质量,选定的酱油试点厂家,必须通过HACCP认证后才能投产铁酱油。这一要求把一大批生产规模小、工艺水平相对落后的企业挡在铁酱油工程的门外,也为国内优势企业的有序竞争和发展树起技术门槛。谁拿到铁酱油的生产许可证,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

 中国2亿人口的缺铁性贫血和铁营养不良问题,意味着2亿人口的市场规模,按照我国人均每天消费酱油12.6克计算,每年大约需要80多万吨铁强化酱油,占了中国酱油市场总量的1/6。但确定的铁酱油首批试点企业只有11家,而且,达能旗下的淘大、联合利华旗下的家乐等都是外资企业。外资企业很可能凭借资金、技术实力的优势,迅速扩展市场,从而对国内市场上的普通酱油产生较大的冲击。其实,这11家企业的年产量不过30万吨,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差距产生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从行业形势来看,我国调味品业的增长每年都在20%以上,酱油市场增长在10%以上。据有关权威部门预测,我国“十五”期间调味品市场总产值将达到300亿元,而目前才100多亿元,显然还有较大的市场上行空间。

 中国营养协会营养专家储春来告诉我们:“其实,酱油加铁工艺非常简单,就是在灭菌前把盐、铁剂等加入就可以了。加铁酱油是在普通酱油中添加柠檬酸铁、氯化铁、乳酸亚铁等易被人体吸收的铁盐来进行营养强化,以达到增加酱油中铁元素含量的目的。铁元素加入酱油后,其颜色会被普通酱油的颜色完全掩盖,色差不大,易被消费者接受。加铁酱油的风味也与普通酱油相似,用加铁酱油来烹调菜肴,无论是煎、炒、烹、炸、煮、焖,都不会对菜肴正常的色香味产生不良影响。”

 也有人认为,这种试点的做法并不妥当。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荔琛就对记者表示:“酱油补铁搞指定试点十分不妥,为何不先拿一个统一的方案和标准出来,对所有的酱油企业开放,只要有技术实力,所有的企业都有机会上马补铁酱油。而现在这样人为地将11家企业列入试点范围,这种非市场化的试点对其他企业是很不公平,也是很不可取的。”

举报0 收藏0 打赏0 评论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手帮助| 信息发布规则| 版权隐私| 服务条款|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广告服务| 积分换礼| RSS订阅| 违规举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