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又是吃海鲜的季节。但是,当海水遭受污染时,污染物质也会进入海洋动植物体内并且累积。江苏海岸带生物的重金属含量水平高不高?河海大学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重点实验室的袁旭音教授经过调查发现,江苏沿海的生物体已受到了轻度污染。
海岸鱼类含铅最低
袁旭音教授告诉记者,江苏沿海的城镇和居民点很多,口岸周围的海洋生物经常被人们取食。但是,人们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产生污染物质,农田肥料的使用也会增加环境中的金属元素。为此,他们2002年春天就开始联合科研部门在江苏沿海进行了样品采集,样品基本是江苏的沿海地带的港口,是人们获取海洋生物的重要区域。
据悉,这些样点主要分布在连云港海域、灌河口、射阳河口、王港河口、吕四海域,共采集了紫菜、扁玉螺、牡蛎、文蛤、蛤蜊和小鱼体,都是海洋中最常见的生物。然后通过实验检测这些生物的重金属含量,主要包括锌、铜、铅、镉、铬、汞。
根据调查报告,记者发现,锌、铜、镉的含量在牡蛎肉体中最高,铅在紫菜中含量值最高,汞则在牡蛎壳中含量最高。同样,锌的最低值出现在扁玉螺壳中,镉的最低值在扁玉螺肉体中,铜的最低值则出现在紫菜中,而铅的最低值则出现在鱼体中。
较毒重金属在壳里
调查中,从元素角度看,在生物体中富集系数较大的是铜和锌,最低的是铬;从生物体类型看,重金属含量由大到小的次序为:底栖生物肉体、底栖生物壳体、植物体、鱼类。
另外,底栖生物壳体和肉体中的重金属含量有很大差别,底栖生物中如牡蛎中的铅和汞,扁玉螺中的镉和汞,文蛤中的汞和铅。这些元素均为毒性较大的金属元素,都集中在壳里。这可能与生物的自我保护有关。
就生物肉体而言,牡蛎肉体中重金属的富集系数最高,小鱼体中重金属的富集系数最低。这与鱼类主要是浮游动物有关,因为重金属主要分布在底泥中,在远岸的海水中含量较低。这也可以间接说明,重金属污染主要在海岸带。
所以,喜欢吃海鲜的市民一方面要了解这些产品的来源,尽量避开沿海口岸;同时还要在加工上格外注意,特别是那种喜欢带壳烹饪的做法,会导致重金属的迁移。
严控污染物入海
调查发现,江苏沿海的生物大部分重金属未超标,只有文蛤、扁玉螺、紫菜中的铅,紫菜和文蛤中的铬超标,其中铅的超标程度较高。对比人体消费卫生标准,除了上述提到的元素外,牡蛎、文蛤和紫菜中的镉也超标。因此,可以说江苏沿海生物体中已有铅、镉的轻度污染,尤其在底栖生物中。
袁旭音告诉记者,这次调查他们选的点也是比较靠近海岸的,根据环境监测部门的长期监测,这些地带周围确实存在化工企业的污染物排放现象。但是,就市民餐桌而言,大家也不必有太大的担心,因为市面上销售的正规海洋生物食品一般都经过了严格的审查程序。而如果要想做到重金属含量监测,现在来说还做不到,重金属含量的监测费用很高,打个比方来说,如果每批海洋生物食品都做这样的重金属含量监测,原来5元一斤的价格要上涨到10元一斤。
但是,监测条件的限制不代表就不需要做预防,江苏海岸的底栖生物已受到重金属的轻度污染,必须采取措施,严格控制污染物入海。
镉铅的危害
镉:对肾脏有损害,易引起“骨痛病”。
铅:引起智力低下、反应迟钝、贫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