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红一号”含有致癌物的事件仍未平息,专家们表示,传统食品的致癌性往往大于‘苏丹红一号’”。那么,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致癌因素呢?
入口
病从口入,如果我们食用了不当的食物,致癌物质就会进入体内。
这些致癌食物是:
1.含黄曲霉素的食物。黄曲霉素是引起胃癌,肝癌,食道癌的罪魁祸首,它是由发霉的粮食,花生所长出的黄曲霉菌产生的。所以,发霉的粮食,花生千万不能吃。
2.含亚硝酸盐的食物。亚硝酸盐可导致食道癌和胃癌,它存在于腌制食品中。咸菜,咸肉,酸菜等都含有亚硝酸盐。所以,腌制的食品应少吃为宜。
3.含苯并芘的食物。苯并芘也是一种重要的致癌物资。多次使用的高温植物油,烧焦的或油炸过火的食物中都含有这种物质。所以,用过的油不宜再次使用,烧烤或油炸食品也不宜多吃。
4.动物脂肪。过多的动物脂肪可导致大肠癌,生殖系统的癌症。因此,动物脂肪也不宜过多食用。
5.含残留农药的蔬菜,水果。由于农作物大多使用农药,所以出售的农产品上一般都残留有农药。如果食用时不清洗干净,那些残留的杀虫剂进入体内就会成为致癌“杀手”。
6.自来水。自来水中的“杀菌剂”氯气会放出活性氯,它与水中的污染物发生化学作用生成一种氯化物。这种氯化物可诱发膀胱癌和直肠癌。所以,粗劣处理的或氯气味大的自来水不宜饮用。
入鼻
鼻子是另外一张嘴,它也可吸入致癌物质。
1.烟雾。香烟和食用油烟及石油气燃烧所产生的烟都含有致癌物质,无论是主动和被动吸入都对人体有害。
2.涂料。涂料中的一些挥发性气体也可致癌。所以,刚装修的房子尤其是新房不宜立即入住。
入皮
一些发射性物质可诱发癌症,其中以紫外线最为常见。
紫外线辐射可诱发皮肤癌。特别是现在,大气层中的臭氧层被破坏,传达到地面的紫外线增多,皮肤直接接触阳光的时间不宜过长。夏季正午的阳光是最应防范的。
以上这些因素只是使患癌的几率增大,在注意防患这些致癌因素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锻炼身体并保持愉快的心绪。(冷风)
致癌食物“黑名单”
现列出致癌食物的黑名单,仅供日常饮食之参考。
咸腌制品鱼:咸鱼产生的二甲基亚硝酸盐,在体内可以转化为致癌物质二甲基亚硝酸胺。虾酱、咸蛋、咸菜、腊肠、火腿、熏猪肉同样含有致癌物质,应尽量少吃。
烧烤食物:烤牛肉、烤鸭、烤羊肉、烤鹅、烤乳猪、烤羊肉串等,因含有强致癌物不宜多吃。
熏制食品:如熏肉、熏肝、熏鱼、熏蛋、熏豆腐干等含苯并芘致癌物,常食易患食道癌和胃癌。
油炸食品:煎炸过焦后,产生致癌物质多环芳烃。咖啡烧焦后,苯并芘会增加20倍。油煎饼、臭豆腐、煎炸芋角、油条等,因多数是使用重复多次的油,高温下会产生致癌物。
霉变物质:米、麦、豆、玉米、花生等食品易受潮霉变,被霉菌污染后会产生致癌毒草素——黄曲霉菌素。
隔夜熟白菜和酸菜:会产生亚硝酸盐,在体内会转化为亚硝酸胺致癌物质。
槟榔:嚼食槟榔是引起口腔癌的一个因素。
反复烧开的水:反复烧开的水含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生成致癌的亚硝酸胺。
专家开出防癌食谱
营养学专家表示,合理的膳食结构、保持良好的营养和抗氧化状况是防治癌症的有效措施。
专家建议以植物性为主、动物性为辅的防癌健康食谱包括,每天三百克谷类食物(其中三分一为豆类、三分一为面粉类);500克蔬菜,其中必须有300克绿叶菜;200克动物性食物,如鱼类、禽类、蛋类、瘦肉;250克牛奶;50克黄豆制品。
此外,可用食疗适当补充抗氧化营养素,如VC、胡萝卜素,多吃含有VE、植物活性物质的种子、硬壳类食品及多芬类的茶叶、黄桐类的山楂、枸杞、银杏、大豆、菌类的灵芝等交换可增强免疫力,预防癌症。
防癌食物八大类
防癌食物可分为8大类。
1.洋葱类:大蒜、洋葱、韭菜、芦笋、青葱等;
2.十字花科:花椰菜、甘蓝菜、芥菜、萝卜等;
3.坚果和种子:核桃、松子、开心果、芝麻、杏仁、胡桃、瓜子等;
4.谷类:玉米、燕麦、米、小麦等;
5.荚豆类:黄豆、青豆、豌豆等;
6.水果:柳橙、橘子、苹果、哈密瓜、奇异果、西瓜、柠檬、葡萄、葡萄柚、草莓、菠萝、柠檬等各种水果;
7.茄科:番茄、马铃薯、番茄薯、甜菜;
8.状花科:胡萝卜、芹菜、荷兰芹、胡荽、莳萝等。
教你消除致癌物
1.腌菜用水煮、日照、热水洗涤等方法可除去内含的致癌物。千万注意,腌菜用的陈汤切不可重复使用。
2.虾皮、虾米食用前最好用水煮后再烹调,或在日光下直接暴晒3小时—6小时,可去掉内含的亚硝基化合物。
3.香肠、咸肉等肉制品中含少量亚硝基化合物,不要用油煎烹调。
4.咸鱼在食用前最好用水煮或日光照射以除去鱼体表面的亚硝基化合物,但对鱼体深部的致癌物破坏不大。
事件回顾
洋品牌系列信任危机
3月5日,亨氏辣椒酱中被检出苏丹红一号。
3月7日,江西女性消费者状告宝洁公司SK-Ⅱ含腐蚀性成分。
3月16日下午,百胜宣布肯德基新奥尔良烤翅和新奥尔良烤鸡腿堡调料中被发现含有苏丹红一号。
3月22日,强生婴儿油被疑含有害成分。
3月22日,联合利华旗下立顿速溶茶被疑含有超标氟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