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和餐饮健康性及安全性的关注,越来越多的食品和餐饮企业开始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公众开放日"不仅让消费者有机会近距离了解体验食品的生产流程,满足他们的知情权,更昭示企业在经营策略上的一个重大转变:开始
尝试树立企业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信心,从而塑造良好的市场形象。更有专家认为,"公众开放日"应该作为一项与消费者沟通的制度,执行下去。
北啤:天天都向公众开放"我们的目标是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产品。让大家来参观啤酒生产,就是为了让大家了解我们所做的努力,并且转告更多的人。"北京朝日啤酒有限公司总经理岩琦次弥对记者说。从10月10日起,位于京郊怀柔的北京啤酒厂将无限期向消费者敞开大门,来访者只需提前预约,就可以近距离审视北京啤酒生产的每一道工序。
老北京都知道,北京啤酒不是新品牌。它曾在上个世纪80年代占据北京市场80%的份额。90年代中期,北啤引入外资,成立了北京朝日啤酒有限公司。2004年底,怀柔新厂竣工投产,北京啤酒的市场形象也为之改变。"开放"是新北啤引人注目的特色之一。
麦当劳:面向公众打开后厨房
前不久,麦当劳邀请消费者走进厨房,在中国市场全面启动开放日活动。
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首席市场推广长罗凯睿上说:"我们非常重视与公众进行透明化的沟通,中国的消费者越来越重视食品质量和安全。麦当劳在食品安全与卫生领域,除了对供应链系统进行严格管理外,还重视与公众进行透明化的沟通。麦当劳开放日是我们加大透明度的第一篇章,9月底在麦当劳中国的所有餐厅,我们公布了麦当劳食品的营养成分组成,每种食物所含的卡路里、脂肪、微量元素等均明确标出,给予消费者明白选择的权利。这是我们加大透明度的第二篇章。而我们的第三篇章,也很快就会奏响!"
光明乳业:让"开放日"成为制度
近期食品行业出现的一系列事件,令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食品的健康性和安全性。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开始主动向消费者公开自身的生产情况,以树立消费者的信心。光明乳业早在今年6月29日,就启动了"公众开放日",在广州、南京、成都、德州等主要厂区,展开"光明"行动。光明的"公众开放日",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参观者实地看到光明的生产流水线,听到技术人员详细的讲解,还向企业领导提出各种疑问。
参观者在得到满意答复之后,品尝光明乳业的系列产品。参观结束,不少人在留言簿上写下这样的感言:"光明这次通过公众开放日活动,换一种模式去告诉消费者,光明的质量和品质很可靠。这种模式是一种创新,活动很新颖,效果很好。这次公众开放日,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希望以后多和消费者沟通,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媒体和公众,让媒体和消费者更加深刻地了解和认识光明。"
专家:这是一步好棋业内人士指出,在接二连三的食品质量风波之后,食品企业将公众摆在"参与"的位置,频频举办"开放日"。不管最终的效果如何,这肯定是一种积极的做法。值得注意的是,有的企业的"开放日",是在行业内发生不和谐因素时产生的,属于"亡羊补牢"之举,走出这一步当然好,但如果早一些就更好了。
从营销上来看,企业都需要努力向消费者证明自己的个性,让消费心理逐渐变化的老百姓可以用眼睛来挑选自己信任的食品。从策略来说,企业更早开放,则能更早地证明自己的产品,以便更早地拓展市场,是抢占先机的一步好棋。事实上,有些企业走在前面,尝到了甜头。如马兰拉面,很早就将自己的厨房打造为透明式开放厨房,而后的效益攀升,让很多快餐店纷纷效仿。
就目前来看,"开放日"只让消费者看到了操作上的卫生状况,只能一时让部分的消费者从感觉上暂时放心。另外,如果把零散的"开放日"变为制度性开放确实存在困难,如开放可能会对正常的生产经营造成影响,企业因此会付出更高的成本等。但这些都不能成为企业拒绝开放的理由。
先走出第一步,然后变成一种长期的制度。希望"开放日"能成为食品及餐饮企业的一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