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菜市场普遍感觉很不卫生,蔬菜和水产品混在一起,到处是垃圾,臭气熏天。
衣食住行是人们生存的最低要求,也是使生活品质得以提高的最重要因素。我来中国快3年时间了,入乡随俗,也适应了这里的饮食习惯。
上海有世界各国的餐馆,同时也汇集了全国各地的美味佳肴,真是应有尽有。我初次来上海,去超市或市场买食品时,最吃惊的是食用油的容量。最初我想,装在那么大的容器里是在卖什么呢?当知道那是食用油时,真是很吃惊。中国菜烹饪时用油多是一大特点,常看到一份炒饭要放两勺油的情形。吃完饭满嘴是油,这恐怕也是外国人对中国饮食感到惊讶和不喜欢的原因之一。
现在世界上都在谈论健康和食品的关系,特别是对于原材料和调味品的使用如何对健康有益的问题引人关注。一些防止肥胖和衰老的食用材料都已开发出来。特别是对食用油的最低量的控制,在我的印象中,日本人一年半载也就买上500毫升或1升食用油,而我所知的中国家庭似乎每月都要买油。
不可思议的是,尽管中国菜用油多,但中年发胖的人却比欧美人甚至日本人少,这可能要归功于茶的效用。
其次,让我感到吃惊的是新鲜蔬菜价格的低廉。与日本相比,这里蔬菜的价格只有日本的1/10~1/5。在中国生活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菜市场,特别是街头的早市。那里总是熙熙攘攘,人气旺盛,新鲜的蔬菜还带着泥土和露水。不过,中国的菜市场普遍感觉很不卫生。比如蔬菜和水产品没有划出明显的区域来,而是混在一起,到处是垃圾,臭气熏天。农民费尽心血种的蔬菜,到了这种环境里,让人看着美味就减了一半,也没有了要买的欲望。
我以前去的市场也有规划得很合理的,作为存放食品蔬菜的场所,虽然简陋,总还是要打扫得干干净净,垃圾也应该归置到垃圾箱中,才不会散发臭味。
在日本或其他国家的农村,也有类似于中国早市这样的市场,一般设在农家附近的空地上或简易房屋中。
像中国这么大的出售新鲜食品的市场,关系到一般民众的饮食健康,应该很好地加以注意。因为一旦在这里出现了疾病,那后果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的菜市场给我的感觉好像是,在从生产者向消费者传递的过程中,故意将好东西变成了坏东西,非常可惜。今年夏天,有一次我去菜场买蔬菜、肉和豆腐等,没想到当天做的豆腐,等到我拿回家就已经坏了。这种事已有两次。好在豆腐在食用时根据其味道马上就可以知道品质,但这件事想起来真有点后怕。
当然在这件事上我想自己也有责任。因为在夏日的黄昏时分,去那样的地方买这种容易变质的东西本身就是错误的。后来我就在早晨去买豆腐,或在有冰箱的超市买,就再也没有问题了。
这让我联想到去年发生的SARS和今年发生的禽流感,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环境卫生问题。
SARS时期,我们的大学也实行了完全隔离,对宿舍、食品材料和厨房等地每周都彻底消毒。但好了伤疤忘了痛,当时引起大家关注的环境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又回到了从前——在我的国家日本也是这样。
无论如何,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饮食环境一定要有所改善。这样说的话,可能有人马上会找理由说没有钱,或者环境不同等等。但如本文中所写,在相同的环境中也有做得很好的地方。所以希望先从能做好的事做起。在日本,健康卫生是第一位的,从外面回家时首先要漱口和洗手,这已成为大家的习惯。我想这是因为人在外面会沾上各种细菌,当身体抵抗力弱时,就会生病。大家正是理解了这种最基本的事实,对其加以注意,而形成了习惯。所以,扫地,也不光是只扫自己的地方就行了。我在中国经常看到有人往路上扔垃圾,甚至将自己的垃圾堆到别人的地方。
尤其是与饮食生活有关的场所,在那里工作的人应该认识到自己是每天为大家提供食品材料的,希望无论是销售者还是生产者都能认真思考如何将卫生、安全的食品送到消费者手中,不断改善其环境。在国外,发生了食物中毒或销售了腐坏食物的商店会被勒令停业或遭致破产。
所以,但愿大的生鲜市场——农民费尽心血种植的蔬菜和水果——在收获的时节能以最鲜美的状态安全到达人们的餐桌上。(来源:青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