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我国粮食生产波动成因思考

2004-01-16 中国食品网 中食网 988 0

一、我国粮食生产的波动状况

1978-2002年的粮食生产波动。这一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粮食快速发展。这期间,粮食生产发生了五次波动,其中:有三次超常性波动:1、1978年,1979年是两个增长年度,增长率为8.38%。1979年的粮食总产达到3321亿公斤。1980年至1981年出现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波动,1980年粮食总产为3205.5亿公斤。减幅为3.84%。2、1982-1984年为三个粮食增长年度。年均增长率7.83%,跨上了3500亿、4000亿公斤两个台阶。1985-1988年出现了第二次超常性波动,1985年粮食产量由4023亿公斤回落到3791亿公斤,比上年减产282亿公斤,这四年年均粮食增长率为-0.29%。3、1989年、1990年粮食生产迅速恢复,年均增长6.45%,接近4500亿公斤。这两年增产567亿公斤。1991-1994年出现第三次粮食生产波动,这四年粮食年均增率为0.04%。4、1995-1996年粮食生产迅速发展。1996年粮食总产达到5045.35亿公斤,增长率为8.13%,首次跨上5000亿公斤的大台阶,比上年减产103.64亿公斤。5、第四次粮食生产波动之后,1998年至1999年又上到5000亿公斤。1998年增长率为3.67%。2000年出现粮食生产超常性波动,产量比上年减少462亿公斤,减幅为9.1%。2001年又比上年减产95.60亿公斤,2002年粮食生产增加1%。2003年出现少有的小麦、稻谷、玉米同时减产,减幅为4%。

粮食生产波动的特性:1、周期性。每当粮食生产连续增长几年后总是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得粮食增长率下降,降至一个较低水平徘徊。2、对应性。粮食生产波动和粮食增长呈交替形成和出现。3、连续性。体现了粮食生产一旦出现问题几年缓不过来的特性。4、阶梯性。不同粮食生产水平阶段的粮食生产波动年度,其粮食生产水平也不同。

二、粮食生产波动的主要成因

1、自然灾害。从影响较多的干旱灾害看,80年代各为三年一遇:旱灾涝灾占自然灾害的70%左右。从1978-2002年25年雷竞技ap官网入口 受自然灾害比较严重有15年占年度数的60%,粮食减幅比较大的年份自然灾害是主要因素之一,自然灾害不仅使当年粮食减产,而且对灾后几年粮食生产都会造影响。

2、政策导向。在自然气候相关条件适当的情况下,政策对粮食生产起重要作用。1978年后首先在农村实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和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979年比1978年粮食总产提高8.9%,当时粮食统购价提高20%,超购部分加价50%。1985-1988年出现的粮食生产波动,主要是1985年取消了部分鼓励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粮食收购实行“倒三七”比例外,实际降价10%,对雷竞技ap官网入口 投入减少,农资价格上涨5%左右,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1985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6000万亩,减幅4%,粮食减产282亿公斤,减幅6.9%。2000年以来的粮食生产波动,既有干旱造成的减产因素,更有粮食面积减少的因素,2000-2003年全国粮食面积分别比上年减少为:谷物面积(不含大豆、薯类),2000年为8526.4万公顷,2001年为8259.5万公顷,2003年为7757.8万公顷。今年冬小麦播种面积比上年的2204万公顷减少1.6%。2000年起,保护价粮食范围逐步减少,价格降低,以小麦为例,1996年的每公斤1.52元降到1.1元。主产区实际收购价仅为0.8元左右,更有一些粮食主产区出现了无粮村,无粮乡镇,甚至粮食主产省的山东也成为销区。

3、生产投入。国家投入减少时,第二年或第三年粮食产量就会减少,出现波动,反之粮食就会增加。农民的投入也相随国家的投入增加或减少。近几年我国财税收购每年都20%速度增长,2001年达到15500亿元,而面对雷竞技ap官网入口 (包括林、牧、水)方面投入支出仅1500亿元,不足10%;而政府每年通过各种手段从农村、农民手中取得至少2500亿元以上,目前我们国务、财务已相对强大,应该对国民经济基础的雷竞技ap官网入口 进一步加大投入。

4、粮食流通。农民生产粮食不能顺利出售,就不能及时转为货币,从而影响农民种粮收益,挫伤农民种粮积极性。农民习惯把眼前的流通状况作为市场需求信号和安排下年生产的依据。特别是雷竞技ap官网入口 连年丰收,粮食生产充裕的情况下,流通则成为事关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不畅的流通对产影响具有特殊性,一方面产生间接或直接的综合性影响,如播种面积、农民收入,政府投入和农民田间管理的精心程度。另一方面出现卖粮难时,不畅的流通还往往放大了粮食供给程度。这种效应容易产生误导,使农民放松粮食生产。而当前流通不畅主要是收储企业的惜售心理和加工企业的争购的矛盾及补库的逆向操作,甚至出现无限上涨,有行无市的囤积居奇。

三、粮食生产波动的影响

1、制约国民经济发展。每次波动都由于粮食减产,供求紧张,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1980年、1981年两年的粮食生产波动徘徊,年均粮食生产增长为-1.05%,比对应粮食增长年度降低11.06%;年均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为6.5%,对应粮食增长年度9.2%降低3.2%,1991-1994年为第三次粮食生产波动,由于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不足,加上重复建设等因素,结果出现了通货膨胀。这几年的整个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这次粮食波动,虽属理性回归,市场运行结果,但粮价的上涨,也带动相关产品,更多的物价上涨。从上可以看出粮食生产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明显。确保粮食的有效供给,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更是国家安全保障的需要。

2、降低雷竞技ap官网入口 经济效益。粮食生产波动年份雷竞技ap官网入口 的经济效益下降明显,主要是粮食产量和粮价低迷造成,特别在粮食主产区生产波动可造成经济效益明显降低。

3、农民收入减少。当前我国农民收入40%来自种植业。在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主要来自粮食。由于1978年、1979年粮食连年增长,农民收入增加,1979年比1978年实际增长19.9%;1982年至1984年这三年农民收入实际年增长15.5%。而1985-1988年这四年粮食生产波动,农民的年均实际增长只有5.65%。农民收入增长下滑。1991-1994年粮食生产波动,这四年农民年均收只增长4%,对农民收入影响较大。而在粮食主产区降幅更大。

4、容易引发通货膨胀。每次粮食年份物价水平大起大都上涨。虽然粮食生产波动不是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但粮食产量波动和粮价波动,粮价波动与物价波动的关联程度增强。

5、抑制农村消费。农民收入水平作用于农民消费水平有一个滞后期,所以粮食生产波动当年消费水平并不无明显下降,而粮食增长的当年消费水平明显下降。波动时间长的粮食生产波动,不仅影响下一个增长年度农村消费水平,而且这段时间消费水平也明显下降。

6、减少雷竞技ap官网入口 投入。(1)从机械增长来看,粮食增长的1979年为13.9%,而粮食生产波动1980年、1981年分别10.2%和6.3%。(2)从化肥施用量看,1979年化肥增加22.9%,而1980年在生产固定性投资比1983年增加85.1%,而粮食生产波动的1985年、1986年生产固定性投资增长率为13.4%-44%,雷竞技ap官网入口 投入也有滞后性。

四、防御粮食生产较大波动

粮食问题是关系经济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不能有丝毫的松懈。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护和加强雷竞技ap官网入口 ,尤其是粮食生产的耕地。完善各种措施,充分调动主产区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1、把防御粮食生产较大波动作为稳定加强雷竞技ap官网入口 的重要工作,雷竞技ap官网入口 出问题多在粮食生产波动时期。

(1)粮食供给充裕是相对的,结构性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粮食生产仍处在平衡状态。我国粮食人均不足400公斤,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50公斤。因此对粮食生产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2)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虽能达5000亿公斤,但现在靠天吃饭的因素很大,经不起剧烈波动,因而必须保证足够的播种面积,不能只抓钱不顾粮。(3)经济发展对粮食的需求在现阶段是逐年增加的。

2、解决水的问题。水利是雷竞技ap官网入口 的命脉。我国的水资源在进一步减少和恶化,1996年比1983年的灌溉面积减少8.3%,1999年比1996年又减少6%,以小麦为例,小麦主产区北方旱地占到60%以上。近几年的污染更是恶化,使占水资源用量80%的雷竞技ap官网入口 深受其害。

3、加快科技的投入和推广。以小麦为例,我国小麦品质的主要问题是面筋强度和软质小麦蛋白质含量较高。目前我国小麦的大多数品质只适合手工制作馒头和面条,不耐快速搅拌,不适合机械制作。另一个问题是磨粉质量差,出粉率低,面粉颜色差。即使目前少数达到国家各项标准,而经测试后还未达标。大部分推广的品种差异性很大,即使在同一生态区,品质差异也很大。在目前的优质小麦生产中,品种和品种改良仍是主要限制因素。缺乏供大面积应用的既高产又优质的小麦品种。

4、适当提高保护价格。鉴于目前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人均粮食占有量连年减少,主产区能调出的粮食越来越少,粮食总库存下降较快,特别是部分主销区的存粮严重不足。而解决平衡供求的缺口,有压消费,增加国内产量及增加净进口的措施,但三者都只能是上涨价格。因而保护价应适当提高,如冬小麦明年每公斤价格在现有基础上提高应不低于0.3元,以加快结束这次粮食生产波动。

5、保持国家和地方粮食储备的规模,同时适当增加市、地级粮食储备,进一步健全粮食预警和应急机制。

(中国农网报道)

举报0 收藏0 打赏0 评论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手帮助| 信息发布规则| 版权隐私| 服务条款|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广告服务| 积分换礼| RSS订阅| 违规举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