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其官网上公布“婴幼儿奶粉事件”医疗赔偿基金管理及运行情况。
四年前发生的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震惊全国,给国民留下了难以抹去的沉痛记忆,社会诚信受到的伤害大家更感同身受,通过政府及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两亿元婴幼儿奶粉事件医疗赔偿基金的建立,对于抚平这一社会创伤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不过,从目前赔偿兑现的进展情况来看,显然让人难言满意。
据报道,自2009年7月31日医疗赔偿基金正式启动至2011年12月31日,代管的中国人寿累计办理支付2055人次,支付金额1242万元,其中,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支付512人次,支付金额338万元。截至2011年底,医疗赔偿基金账户余额1.9亿元(含利息),兑现的赔偿才占到一个零头。
各地固然仍将继续有相关的医疗赔偿基金赔付发生,但去年实际发生的赔付相对于此前明显少得多,今后势必还将持续、大幅减少,这一点不难预料。尽管未必所有的基金都得花光,也不能苛求基金与赔付绝对平衡,但赔付额度畸少,余额如此庞大,难免让政府诚意大打折扣。
出现如此强烈的反差,至少说明赔付标准定得过低所致,赔偿方案缺乏应有的科学性,尽管是由国企人寿公司代办,但给大家的印象则是政府太“抠”,民生关怀的温度不够多。而且以“未发生赔偿纠纷,有关部门也没有接到相关投诉”为考评底线,无疑也表明赔偿的主动性欠缺。
事实上,但凡医患纠纷,索赔难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患者一方面对苛刻的条件、手续,多处于弱势、无助境地,相关诉求往往很难得到满足,而这样一起公共事件催生、由政府主导的群体性赔偿行为,却出现了赔偿畸少、余额畸高的巨大落差,堪称是对诚信的二度伤害,值得有关方面深刻检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