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征求意见稿。根据征求意见稿,所有餐馆、快餐店、小吃店将根据食品安全检查结果悬挂卡通标识:"笑脸"为优秀;"平脸"为良好; "哭脸"为一般。据此,消费者可以轻松判断一个餐饮单位的食品安全等级。
对每一个消费者来说,到餐厅吃饭总不能跑到人家厨房里去看是不是卫生。政府部门这样为大众着想,让餐饮卫生安全有了透明度,至少部分解决了消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通过贴哭脸的方式,还能进一步唤起舆论的压力,协助政府达到监督的效果。如果真能按规定实行动态化的管理,那么卡通脸的真实性和威慑力也应该比较高。
用评等级和分类别实施行政管理,这样的思路其实也不是什么发明了,最早可以追溯到幼儿园给好孩子奖励小红花、小红旗。问题是,面对浩如烟海的饮食单位,我们的卫生监督部门能否全部纳入法眼、高密度的监管,这才是让人捏一把汗的。如果监管半径有限,权力寻租必然涌现,造成笑脸大量批发,哭脸可用钱换掉。想想现在满街都有的QS标志,我们早就把许多驰名商标、中国名牌、老字号等官方认证看作纯粹广告了。
就消费者而言,一家餐厅是不是干净,不用检测仪器,只要用鼻子、用眼睛就能知道个大概。经验也表明,西式连锁快餐总是比较规范的,而对街边的大排档就只管吃别问太多了。一个饮食企业的科学标准与流程是为市场竞争而来的,并不是靠官方贴笑脸捧出来的。同样的,一个邋遢的餐厅却能生意火爆,则可能是因为它便宜和方便,"脏就脏,没吃死人就是了",仅仅给它贴个哭脸,人家还可能抱怨监管部门"侵犯名誉权"呢。
投入财力和人力给饮食行业一一认证贴牌,如此浩大的工程显然是难以完成好的任务。可以设想,最后大家看到的就是知名企业多会是笑脸,消费者真正期待曝光的不良食肆,也许就沦为了不痛不痒的一张张平脸。本来应该有针对性地惩处不法企业,结果可能用"脸"遮掩而过,一些问题反而借此"保护"了起来,让人们无从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