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汤和饮料均系勾兑事件被曝光后,昔日"火锅界神话"海底捞于前天发表声明承认了"勾兑"事实。此举被消费者戏言"海底捞沦为了第二个味千拉面".昨天,海底捞在其官网上发表最新说明,解释"骨头汤为什么不是现熬",并向消费者道歉。(8月24日 东方网)
从出现风靡网络的"海底捞体"到"勾兑门",前后共计55天,海底捞54天微博造势带来的影响不及1天的"勾兑门".仅仅1天,海底捞就被推至风口浪尖,在社会上引发巨大争议。
众所周知,海底捞之所以能在火锅行业内遥遥领先,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服务理念。它的服务贴心、讲究细节,去过海底捞的人都知道,在海底捞,你会被当作"上帝"来照顾。美甲、看小孩、擦皮鞋等体贴的服务无形中增加了它的吸引力,也使消费者感到物有超值。既然服务是其核心竞争力,那么服务没有问题它就不会缺乏顾客。而且海底捞也声明它勾兑的原料是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不影响人体健康。既然这样,顾客知不知道食物是"勾兑"的又有什么关系呢?总归是为了口感而已。再者,在海底捞之前,已有味千、肯德基、山西醋等被查出"勾兑"的情况,他们除了道歉之外,也并没有受到严厉的处罚,所以海底捞并不孤单,也不用担心勾兑的后果会很严重。
可话又说回来,既然"勾兑"无害,为什么海底捞们还是会对"勾兑"讳莫若深呢?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明白,"勾兑"比不上"熬制"、"现榨",说食物是"勾兑"的,无形中已降低了食物的档次。而且,"勾兑食物"花费的人工成本低,价值相对就低,定价自然就应该比"熬制的"、"现榨的"要低一些才对。7毛钱的豆浆粉能卖到7块钱吗?说白了,不明确告诉消费者食物是"勾兑的",是利用消费者的思维惯性,是一种选择性宣传,同时也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
事实上,"勾兑"已成了餐饮行业内"心照不宣的秘密",所以我们就看到这样的流程:媒体曝光-人们谴责-企业道歉-监管部门查看-回归平淡。频频出现"勾兑门"后,汹涌的舆论谴责并不对企业发展构成障碍。这次海底捞的"勾兑门"对消费者来说终归还是看了一场热闹。从"海底捞体"到"勾兑门",消费者一直在围观,正是这种容忍造成了企业的无所顾忌。是否要一直当看客,也需要消费者认真思考。
创业容易守业难,海底捞经过不到二十年的发展已成为火锅行业内的翘楚,优质的服务给它带来声誉,即使出现"勾兑门",也能获得一大批"海底捞粉丝"的力挺。但为何"勾兑门"仅仅出现一天就使它深陷舆论漩涡,是树大招风吗?不是,是相比于服务,人们更认可食物质量。说到底,食品质量没有保证,再好的服务也只是昙花一现。"勾兑"虽不危害人体健康,但它勾兑的是"企业的公信力",会成为企业发展的短板,对企业的长久发展是不利的。企业要着眼于长久,就不能仅仅把"勾兑门"当成一场热闹。(林毓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