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探索盐碱地治理的“甘肃良方”

2023-12-29 甘肃经济日报 472 0
  在保障生态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挖掘盐碱耕地潜力,对确保粮食安全及发展特色雷竞技ap官网入口 意义重大。当前甘肃省采取何种措施治理并有效利用盐碱耕地?记者日前进行了采访。
  前不久,甘肃省召开了以“治理盐碱地,提升耕地质量”为主题的第一届西北盐碱地治理论坛,为甘肃省盐碱耕地治理开出了“良方”。
  甘肃省耕地质量建设保护总站站长郭世乾介绍:“甘肃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内陆盆地,属于内陆河流域灌区,封闭的地形使水盐不能正常外泄,加之干旱少雨蒸发大和灌溉水矿化度高,加大了原生盐分上移积累。另外,有些区域灌排不畅、治理不及时等因素,导致盐分聚集产生次生盐碱化。甘肃省盐碱地主要分布内陆河流域河西走廊一带和黄河流域引黄灌溉雷竞技ap官网入口 区。”
  多年来,甘肃省综合利用工程、农艺、生物、化学、物理等措施探索盐碱耕地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20年以来,在雷竞技ap官网入口 农村部的支持下,甘肃积极开展退化耕地治理行动,在瓜州、玉门、甘州、临泽、高台、景泰6个县区市探索改良利用盐碱耕地10万亩,并试点开展耐盐碱油料作物种植示范6000亩,既实现了“有盐无害”的目标,又发展了盐碱地特色优势产业,为探索大面积盐碱耕地治理积累了经验。
  近年来,甘肃省的盐碱地治理思路由“以水治土”向“防治并重、农水结合、综合治理、因地制宜”转变。“在治理过程中针对轻度盐碱耕地、中度盐碱耕地、重度盐碱耕地和中、重度盐碱耕地,分别采取了培肥‘控’盐、节水‘阻’盐、灌水‘压’盐、适种‘抗’盐的治理方法。”郭世乾说。
  临泽县采取培肥“控”盐措施,给玉米每亩增施商品有机肥400公斤,土壤调理剂2000克,经过测产发现,大田玉米平均亩产865公斤,平均亩增产50公斤。
  金塔县尝试采取节水“阻”盐措施,将三年进行灌水压盐,改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每亩一次灌水25立方米到30立方米,整个生育期灌水12次。同时每亩配合施用土壤调理剂2000克以上,生理酸性肥料改良土壤表层,并采用育苗、移栽、穴施有机肥模式种植洋葱,亩均产量可达6000公斤到7000公斤。
  在玉门等重度盐碱地区,采取灌水“压”盐措施,每两年灌水洗盐1次,每次每亩200立方米,采用伏翻伏晒,配合施用优质腐熟农家肥、生物有机肥、土壤调理剂等,经过两年改良后,小麦亩均产量达400公斤。亩均增产50公斤,苜蓿亩均产量可达750公斤,亩均增产100公斤、亩均增收140元。
  在中、重度盐碱地治理上,甘肃省采取适种“抗”盐措施,通过种植耐盐碱作物,油葵平均亩产410公斤,亩均增产15公斤、亩均增收90元,马铃薯平均亩产2760公斤、亩均增产90公斤、亩均增收190元。
  郭世乾站长进一步介绍,今后甘肃省盐碱地治理利用,要全面摸清盐碱地资源状况。结合第三次国土调查,依托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通过采样、化验、分析等技术手段,全面摸清全省盐碱地底数,为“以种适地”和“以地适种”提供基础。同时,稳步改良盐碱耕地,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及选择适盐作物种植,推广培肥“控”盐、节水“阻”盐、灌水“降”盐、适种“抗”盐四大技术,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盐碱耕地改良,逐步提升盐碱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加快研发选育适宜甘肃省特点的耐盐碱作物品种和改良产品,创新改良技术模式及利用途径。
  盐碱耕地如何变成丰产田,甘肃正在汇聚力量不懈挖掘盐碱耕地改良利用潜力。在科技的加持下,昔日的盐碱耕地,正焕发出新的活力。
举报0 收藏0 打赏0 评论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手帮助| 信息发布规则| 版权隐私| 服务条款|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广告服务| 积分换礼| RSS订阅| 违规举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