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食品安全能否一“考”就灵

2011-05-20 中国食品网 中食网 815 0

张玉胜

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推行食品安全整治区(县)长负责制,统筹推进市县两级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调整,实现各环节紧密衔接,有效形成全链条监管。(5月15日《京华时报》)

在食品安全成为社会敏感话题的现实语境下,沪浙粤等地率先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以唤起政府抓好食品安全的责任感和危机意识,这对于民众福祉无疑是利好消息。但鉴于过去诸多被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管理事项的运行状况,人们又不能把吃得安全、吃得放心的期待,全部寄放在对干部的政绩考核上。

人吃五谷,且日食三餐,因此,食品安全不能寄望于"秋后算账".食品安全链条长,环节多,涉及面广,因此,事前的防患未然,优于事后的过失追究;加强日常监管,重于阶段性考核。日本目前正在推广"食品溯源管理制度",利用信息技术对每一件产品建立起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所有环节的"履历",将其产地、农药使用情况等通过电子信息进行记录。一旦出现问题,就能迅速准确追找到出现问题的环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种确保食品安全关口前移,从源头抓起的做法,无疑值得借鉴。

食品安全的政绩考核要公正透明。经过多年的法规完善和机制构建,食品安全的监管程序、认定标准、制度设计、隐患预警和违规查处等,已有较为明确完善的监管体系。现在的问题是,受既得利益驱使,有章不循,有责不为,地方保护,部门推诿的现象仍较普遍,人们质疑政绩考核的做法,很关键的一点是对其公正度、公信力的担忧。因此,政绩考核须铁面无私,不走过场,严格标准、严格程序,不搞文过饰非,不搞暗箱操作,严惩隐瞒不报,斩断官商勾结。只有坚持公正透明的考核评估,才能拯救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机。

政绩考核要敢于层层问责。如果说加大食品安全犯罪的刑罚力度,重在震慑不法商家的图财害命,那么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政绩考核,就是敲打监管部门和政府官员的监管失责。这里既要包括对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追溯问责,更应适用于日常监管的失察与缺位。只考核不问责,就失去了考核的意义。彰显食品安全考核的警示效果,既要调整理顺食品安全的监管职能,防止"九龙治水",更要铁面问责、层层问责,不搞下不为例。毕竟,生命只有一次,倘若出了问题,便覆水难收。


举报0 收藏0 打赏0 评论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手帮助| 信息发布规则| 版权隐私| 服务条款|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广告服务| 积分换礼| RSS订阅| 违规举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