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攀枝花市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深入实施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全面推行“三四五”工作法,不断推动全市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与“智慧监管”有效融合,健全食品安全工作机制,进一步筑牢校园食品安全底线,全力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一、在监管工作中注重“三结合”
一是结合“两个责任”落实,夯实校园食品安全责任。编印攀枝花市《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手册》,推动市、县、镇、村四级领导干部每季度包保督导辖区中小学校及幼儿园食品安全,全面落实政府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印发《关于印发学校食堂“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及模板的通知》《中小学校、幼儿园食堂现场检查迎检资料规范模板》,明确学校食品安全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的岗位职责,切实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二是结合专项整治活动,排查校园食品安全隐患。将“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常态化,以校园及周边200米范围内的食品经营门店、食品摊贩等为重点单位,以油炸食品、调味面制品、膨化食品为重点品种,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严厉打击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三无”食品、过期食品、变质食品等违法行为;深化面向未成年人无底线营销食品专项治理工作,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学校周边不得设置售酒网点及禁止向未成年人售酒”的规定,严禁经营者采购、贮存和销售包装或标签标识具有色情、暴力、不良诱导形式或内容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食品。
三是结合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营造校园食品安全氛围。结合我市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满意度提升行动,深入校园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发放食品安全科普手册6000余份,设立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展板,使师生更为直观、便捷地了解食品安全常识和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持续在中小学校举办食品安全知识讲座,引导中小学生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不随便吃野菜、野菌,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拒绝“垃圾食品”,拒绝食品浪费,不购买和食用不安全、不卫生的食品,自觉抵制校园周边无证照食品摊贩、“三无”食品和“五毛食品”。通过广泛宣传教育,营造全社会共同守护校园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在监管体系上织牢“四张网”
一是织密“责任网”。严格督促落实校长责任制,试点建立“包保+食安副校长”模式,鼓励学校向全社会聘任具备食品安全专业知识的两委员一代表、学生家长或食品安全志愿者担任食安副校长,全覆盖开展学校包保督导和食品安全专业指导,压紧压实学校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二是织牢“监管网”。依靠攀西钒钛检验检测院专业技术支撑,制定校园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抽检计划,共抽取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方便食品、肉制品、蔬菜制品、薯类和膨化食品、饮料、餐饮食品、淀粉及淀粉制品、乳制品、豆制品等12大类食品共110批次样品,涉及46家学校食堂和16家校园周边超市、小经营店等经营主体,检验结果均为合格。
三是织细“防护网”。协同教育主管部门积极推进校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等智慧管理提质扩面,对全市306所校园食堂实行全流程、全覆盖实时监管,在全省率先达成“互联网+智慧监管”100%;督促指导校外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和ISO体系认证覆盖率100%;鼓励学生家长代表参与食堂监督,推动形成“学校自律、师生参与、部门监管”的校园食品安全共治新模式;组织全市学校食堂经营者等1987余人次参加线上培训考试,全方位筑牢校园食品安全屏障。
四是织好“宣传网”。以春秋开学季和“质量月”“食安周”等活动为契机,开展“食安科普进校园”等各类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宣传教育活动30余场次,有力提升师生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同时,积极开展制止餐饮浪费宣传进校园活动,指导校园食堂进行科学管理和有效规划,避免原材料使用浪费,同时采取张贴倡导节约粮食海报、播放抵制粮食浪费视频等方式,引导和教育学生养成珍惜食物良好习惯,推动节约理念深入人心。
三、在监管环节上严把“五道关”
建立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动态管理机制,制订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定期开展涉及未成年人食品安全风险研判。一是严把资质关,检查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是否合法有效,是否悬挂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是否超出许可范围经营;二是严把人员关,检查是否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培训制度,是否存在从业人员无证上岗及未对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培训行为;三是严把场所关,检查设施设备是否完善,是否落实清洁消毒措施;四是严把食材关,检查是否履行进货查验制度记录,是否存在使用来源不明、未经检疫、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五是严把制作关,检查是否做好餐具、炊具清洁消毒防止食品交叉污染,是否按规定留样等。今年以来,全市出动执法人员1740人次,检查学校食堂725家次、检查校内食品经营店71家次,周边食品经营者999户次,消除各类风险隐患1016个。截至目前,全市学校及校园周边未发生级别以上食品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