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食品行业接连发生了几起恶性安全事件,在重创了相关行业的同时,还给公众带来极大的困扰。在这方面,资本市场是否有用武之地,该如何作为?
第一个问题,资本市场要不要"保卫餐桌"?
民以食为天。然而,近年来我国食品行业环境出现恶化的倾向,市场诚信道德缺失,接连引发了几起恶性安全事件。食品的安全卫生逐渐成为最受关注的公众议题之一。如果说,事关生命健康与民族前途食品行业已经到了情势十分危急的时刻,一点都不为过。
4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一次重要讲话中特别提到这个话题。他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决策层高瞻远瞩,直指食品行业安全危机的道德核心。国务院层面专门设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在中观与微观层面,如何形成食品安全的制度保障?在这方面,资本市场应该挺身而出,肩挑重责。资本市场服务宏观经济"调结构、转方式",此即是重要战场。
这首先是因为,从三聚氰胺到瘦肉精,都有上市公司卷涉其中难逃其咎。其次,随着资本市场自身发展的逐步壮大,资本市场逐渐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抓手。这已有成功的先例,资本市场纳入房地产行业调控体系,房地产行业公司的融资与再融资均需报国土部审批。现实的情况是,随着房地产行业调控的深入,房地产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行为已被全面冻结。
第二个问题,资本市场如何紧急迎战"保卫餐桌"?
据悉,近日多个部门"紧急"部署,维护蔬菜市场稳定。比如,商务部紧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采取多项措施维护菜价稳定和市场平稳运行;雷竞技ap官网入口 部紧急部署做好当前蔬菜产销工作;国家发改委也要求大力发展蔬菜生产稳定蔬菜价格。
保卫餐桌,上市公司有责,资本市场有责,然而却急不得。如何形成长期性的制度安排?有两点建议可以考虑。
首先,发挥资本市场的"惩恶"功能,效仿房地产调控的有益尝试,资本市场应尽快纳入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换言之,食品安全应介入食品类行业上市公司的日常监管或拟上市公司的准入审批。
目前,环保部门承担了这方面的部分责任,但是远远不够。面对当前紧急形势,食品安全标准不能低于环保标准,甚至可以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对于已经成为上市公众公司的食品类企业,如果由于自身原因造成恶性安全事件甚至引发公共事故,立即给予严厉惩罚,ST处理甚至直接退市。
其次,发挥资本市场的"扬善"功能,培养、扶持有道德负责任、科学规范运作的食品行业企业做大做强,让更多的食品类企业对接上资本市场。
目前,我国食品行业尤其是农产品行业的规模化发展远远不够,产业集中度很低,资本杠杆的运用还有很大空间。"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更加注重保障改善民生、重视增进民生福祉,资本市场政策亦要与此形成呼应,鼓励"柴米油盐"进入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