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馒头事件甫一曝光,上海就成立了联合调查组,立即责令染色馒头涉事企业停产整顿,责任人也已被控制。涉事的联华超市也"极为重视",连夜就下发了"下架"的紧急通知,并做出决定,凡有消费者在联华、华联门店购买的"问题馒头",凭收银条或商品标签可在联华门店按照规定进行"退一赔十".
涉事方的反应不可谓不迅速,纷纷强调在第一时间就有所动作。遗憾的是,这第一时间是从央视曝光时算起的。央视没曝光时,怎就不见他们有所动作?难道曝光食品安全问题,是媒体的专利?媒体的线索肯定也是来自于知情者,这些知情者为什么就不相信职能部门?恐怕是在投诉无果之后,才转向媒体的。由此可见,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公信力已经被透支殆尽。即便是事后"第一时间反应",也只能是马后炮,与其说是为了保证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还不如说是为自己的失责善后。否则,早干什么去了?
联华超市的态度看起来"极为重视","退一赔十"的承诺也似乎诚意十足,但在我看来这不过是公关策略而已。如果真是极为重视,怎么会让一个小作坊的染色食品混迹于超市这么多年?不要说什么把关不严,不要说是什么内部人串通,这些开脱责任的切割式把戏并不新鲜。食品安全事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一点也马虎不得,把关不严的责任,难道仅仅就是个别的执业者吗?对这么大的一件事,难道只需要个把涉案者来顶缸就可以轻松过关了?这恐怕也太轻巧了吧。再说,"退一赔十"不过是玩了个小聪明,有多少人买个馒头,还保留着发票、收银条?相比较保留着发票和收银条的,更多的消费者是有苦难言了。更何况,吃了染色的馒头,难道赔十个馒头就可以打发了?
如果真要有诚意,真正"退一赔十"的话,这很好办。只要把联华超市的账单找出来即可,从这家企业进了多少馒头,又卖了多少?如果消费者有发票、收银票、商品标签,可直接"退一赔十",减去这些来退赔的,将剩下的数量按十倍标准赔出来,将这笔钱捐出来,成立一个食品安全退赔基金。此外,除了对涉案的当事人和企业进行重罚之外,还很有必要诉诸法律,让其受到应有的制裁。不要说停产整顿,也不要说什么吊销执照,如果这样,他们完全可以打一枪换个地方,摇身一变又从头再来。不罚他个倾家荡产,他是不会长记性的。 中国食品企业的信誉已经溃败到没有底线的程度了,这与监管不力有着莫大的关系。但在查处时,我们可以看到像三鹿这样的企业倒闭了,也有涉案人刑拘了,但很少看到因监管失误而被严惩的。肩负监管责任,出了事只要雷厉风行,闻风而动就可以了,天下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吗?如果不同样严惩监管失误的责任人,恐怕食品安全问题还是很难改观。要想挽救几近崩溃的食品安全堤坝,就必须动真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