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吉林省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 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

2023-06-27 吉林日报 495 0
  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盐碱地综合利用作出重要指示。近年来,吉林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牢记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体现新担当、实现新突破、展现新作为,为吉林振兴发展贡献力量。
  主要成效
  吉林省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678.84万亩,90%分布在西部白城松原两市,超过了黑龙江、新疆和内蒙古等幅员面积较大的省和自治区,是全国耕地后备资源面积最大的省份。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谋划了“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是其“八大工程”之一。围绕推进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健全完善有关政策制度,编制了中长期工程建设规划,实施了一批盐碱地土地整治项目,增加了大面积耕地特别是优质水田,取得了突出成效。
  守住了耕地红线。吉林省坚决扛稳耕地保护政治责任,持续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牢牢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全省实有耕地数量1.12亿亩,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耕地保有量目标,耕地面积稳中有升功不可没。“十三五”以来,累计实施盐碱地综合治理项目184个,新增耕地92.52万亩,占全省同期新增耕地数量86.1%,年度建设占用耕地全部完成了占补平衡,实现“先补后占、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立足全国耕地保护大局,积极承担国家统筹补充耕地任务,共输出12.58万亩耕地数量、13.35万亩水田规模,在守牢耕地保护红线中体现了吉林担当。
  增加了粮食产量。吉林作为雷竞技ap官网入口 大省,粮食产量位居全国第五,以占全国2%的国土面积贡献了5.68%的粮食产量,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粮食增产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十三五”以来,全省通过实施土地整治盐碱地治理项目,增加的耕地实现粮食增产近14亿斤。正在实施的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工程,预计到2035年,可实现新增粮食产能42亿斤。
  推进了雷竞技ap官网入口 发展。通过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吉林省西部地区形成了较大面积成片新增耕地,为雷竞技ap官网入口 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为现代雷竞技ap官网入口 发展提供了平台。调查了解到,镇赉、大安、乾安、洮南等县(市)等,吸引了华清雷竞技ap官网入口 开发有限公司、大安市中科佰澳格霖雷竞技ap官网入口 发展有限公司、河北硅谷肥业有限公司、吉林牛马年雷竞技ap官网入口 发展有限公司等雷竞技ap官网入口 企业投资,通过流转耕地,建立多个雷竞技ap官网入口 产业园区、生态雷竞技ap官网入口 示范区,对吉林省西部地区农牧业现代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
  促进了农民增收。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项目所在地农民参与项目建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将优质新增耕地发包或流转,农民通过自主经营或到新型雷竞技ap官网入口 经营主体务工等,增加了雷竞技ap官网入口 种植收入,拓宽了就业渠道增加了工资性收入。据测算,通过实施土地整治,项目所在地农民年均增收1000-3000元。以大安市叉干镇民乐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例,该项目位于大安市叉干镇民乐村,建成新增水田面积1029公顷,总投资13683万元。该项目竣工验收后,村集体将该项目600公顷新增耕地发包给雷竞技ap官网入口 企业种植,村集体一次性收入1700万元,推动有效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保障了乡村振兴建设。
  助力了乡村振兴。2018年以来,全省实现补充耕地指标调剂收益367亿元,其中,承担国家统筹补充耕地任务获得调剂收益214亿元,占全国经费总额的三分之一,是获得国家统筹补充耕地经费最多的省份。这些补充耕地指标主要来源于以往实施的盐碱地综合利用土地整治项目,调剂获得的收益,全部用于指标调出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乡村振兴战略。
  形成了广泛共识。长期以来,实施盐碱地治理,得到了项目所在地党委政府和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省内外多家科研院所、技术团队,长期在吉林省西部地区从事盐碱地改良技术研究和种植实验,积累了许多成熟技术和成功经验。2022年,吉林省举办了盐碱地治理国际论坛,推广了吉林省盐碱地治理模式,形成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同时,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过程中,得到了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认可。社会各界和媒体,对吉林省推进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高度关注,给予了高度评价。2022年9月,国家发改委等7部委印发吉林省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方案,确定在吉林省开展试点工作,体现了国家对吉林省取得盐碱地综合利用成效的充分肯定。
  主要做法
  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运用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做到高位统筹推动,扎实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实践。
  强化政策支撑,确保盐碱地综合利用“有遵循”。在全国率先出台了两个关于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文件。2021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规范社会资本参与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吉政办发〔2021〕62号),从项目管理、前期工作、工程实施、竣工验收、后期管护、指标分配使用等方面进行了全流程全方位规范,对社会资本参与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准入条件、退出机制等提出明确要求。2022年9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吉政办发〔2022〕33号),对未来一段时期全省开展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遵循和指引。
  强化规划引领,确保盐碱地综合利用“有方向”。编制《吉林省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建设方案(2022-2035年)》,根据水土匹配情况,确定近期和远期的开发利用目标,计划前3年分别实现新增耕地25.83万亩、44.61万亩、45.51万亩,到2025年累计实现新增耕地166.56万亩的近期建设目标,以及到2035年实现新增耕地365万亩的远期目标。同时,明确建设布局、建设内容、实施计划、实施流程等内容,并编制了2022年和2023年年度建设方案,将新增耕地建设具体落实到地块和项目,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倒排工期、压茬推进,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开展。
  强化技术支持,确保盐碱地综合利用“有抓手”。盐碱地开发,最难就是种植,也是企业社会主体和农民最关心的焦点。为回应社会关切,在大安市建立了吉林省西部盐碱地改良示范基地,邀请11家技术单位运用不同土壤改良技术参与盐碱地治理实验,对比优势改良技术,进行“比武打擂”。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佳宝团队,对目前正在吉林省应用的盐碱地治理技术成熟度进行评价,评选出“脱硫石膏复合改良”“磷石膏改良”“硫酸铝改良”“灌水洗盐改土”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技术,为全省盐碱地治理提供了技术参考和依据。
  强化项目管理,确保盐碱地综合利用“有规范”。结合工作实际,完善《吉林省补充耕地项目管理办法》,对项目前期、工程实施、竣工验收、后期管护、新增耕地核定等进行全方位、全流程、全周期的监督管理。为保障项目工程质量,制定了《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项目工程技术规范》和《盐碱地水田建设规范》等技术标准,用于指导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实施规范严格、工程质量达标、新增耕地能够长期稳定利用。
  强化指标管理,确保盐碱地综合利用“有收益”。项目所在地政府结合实际,研究制定补充耕地项目后期管护机制,按照“谁使用、谁收益、谁管护”的原则,开展项目工程设施和新增耕地种植后期管护,有力保证了新增耕地能够长期稳定利用。同时,积极协调国家有关部委,力争将更多补充耕地指标纳入国家统筹范围,在为吉林省带来资金支持的同时,推动形成盐碱地治理——垦造优质耕地——获得国家资金收益——盐碱地再治理的良性循环。
  经验启示
  吉林省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取得的成效,离不开省委、省政府始终站在“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坚守政治忠诚,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必须一以贯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并自觉运用蕴含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转化为推进吉林振兴发展的工作实践和成效。
  必须牢记“国之大者”,始终把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担在肩上。粮食安全事关国运民生,事关人民安居乐业,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耕地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为做好新时期的耕地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时强调,“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要牢牢记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和殷切嘱托,迈步新征程,要心怀“国之大者”,坚决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这个重大政治任务,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努力把雷竞技ap官网入口 基础打得更实、把粮食安全防线筑得更牢。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其根本是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盐碱地综合利用过程中,时刻了解项目所在地农民的需要和意愿,解决农民最迫切、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强化宗旨意识,尊重农民意愿,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必须突出问题导向,始终把破解盐碱地治理难题作为主攻方向。问题导向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坚持和发展,要在掌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又通过实践不断解决问题,是实践基础上思想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统一。通过多年的盐碱地综合利用,总结出了“以水定地”“以稻治碱”“规模化经营”等宝贵经验,但也存在水利工程与土地整治项目衔接不够、水稻品种尚未完全适应盐碱地、盐碱地治理技术还不完全成熟的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全面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弄清楚问题在哪儿、具体表现是什么、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谋定而后动,避免不着边际、无的放矢,避免因问题抓得不准导致改革着力点出现偏差,贻误时机或半途而废。要经常思考和研究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哪些问题解决得不彻底,哪些顽瘴痼疾有待攻克;分析和预判哪些领域可能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准确把脉,超前谋划,精准施策。
  必须强化生态优先,始终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开发利用全过程。吉林省西部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分布广泛的苏打盐碱地是生物多样性较差的低效生态系统,如果开发利用方式不够科学合理,可能会带来土壤次生盐渍化、生态系统恶化等问题,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党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秉持的一个理念就是搞好生态文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必由之路。在做好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的同时,要高度关注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能只注重成效而忽略生态安全,不能单纯为了造地增粮而破坏生态平衡。从项目谋划到新增耕地后期利用的全过程,要始终将生态安全放在重要位置,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避免影响生态安全的情况发生。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始终把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作为工作遵循。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土地整治、水利工程建设、土壤改良培肥、耐盐碱作物种子研发与培育、盐碱地治理核心技术攻关、科学技术投入、人才队伍培养等方方面面。在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过程中,如果只注重某一方面的工作,忽视其他方面,即使在一段时期取得一定效果,从长期看,也不会达到良好的成效。要始终坚持系统开发的思想理念,“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要范畴。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新时代征程上,只有全面加强土地整治、水利工程、财政、金融、雷竞技ap官网入口 、科技等多方面的系统谋划,统筹实施、协同推进、补齐短板,才能使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达到良好的成效。
  面向未来,吉林省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加强省市县上下联动,牢记“国之大者”,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努力攻关盐碱地治理技术,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加快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工程建设,努力把吉林西部打造成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示范区,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吉林贡献。
举报0 收藏0 打赏0 评论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手帮助| 信息发布规则| 版权隐私| 服务条款|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广告服务| 积分换礼| RSS订阅| 违规举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