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孩子牛奶蛋白过敏,该如何选择乳类食品?
答案:
1.人乳喂养儿发生牛奶蛋白过敏:
(1)母乳喂养的婴儿一般不建议停母乳,但建议母亲行试验性膳食回避(如饮食回避牛奶及其制品)2周,部分过敏性结肠炎儿童母亲需持续回避4周;
(2)若母亲试验性膳食回避后婴儿过敏症状明显改善,母亲则可逐渐加入回避食物,如症状未再出现,则可恢复正常饮食;如症状再现,则母亲在哺乳期间均应进行饮食回避,并在断离人乳后给予氨基酸或深度水解配方替代;
(3)因牛奶为钙的主要来源,母亲膳食回避期间应注意补充钙剂(每日额外补充钙剂800-1000mg)。
(4)如有下列情况可考虑暂停母乳,改为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替代喂养:
尽管母亲膳食回避,婴儿症状仍持续存在且很严重;
婴儿生长迟缓和其他营养缺乏;
母亲饮食回避导致自身严重体质量减少和影响健康;
母亲无法应对心理负担。
2.配方奶喂养儿发生牛奶蛋白过敏:
(1)≤2岁牛奶蛋白过敏患儿应完全回避含有牛奶蛋白成分的食物及配方,并以低过敏原性配方替代;
(2)>2岁牛奶蛋白过敏患儿由于食物来源丰富,可满足生长发育需要,故可进行无奶饮食(注意钙剂补充)。
问题二:孩子牛奶蛋白过敏,是否可以选择豆奶粉或羊奶粉喂养?
答案:
一般来说,牛奶蛋白过敏的孩子应给予低过敏源性配方奶,即深度水解配方或氨基酸配方。
(1)大豆蛋白配方奶是以大豆为原料制成,不含牛奶蛋白,其他基本成分同常规配方。由于30%~50%的牛奶蛋白过敏婴儿可能同时伴有大豆过敏反应,不建议使用大豆配方替代治疗,特别是6个月内的婴儿;
(2)部分水解配方可能仍含有一定的过敏源,不适合用于牛奶蛋白过敏婴儿的替代治疗;
(3)由于>90%的牛奶蛋白过敏婴儿可能同时伴有羊奶过敏反应,因此不建议使用羊奶配方替代治疗。
问题三:孩子换了深度水解或氨基酸水解配方奶后,体重长得慢了,是不是这些奶没有营养?
答案:
无论是氨基酸、深度水解均是牛奶蛋白过敏宝宝的替代治疗选择。水解奶粉具有低致敏、易消化的特点,若奶量摄入充足,完全可以为宝宝提供生长发育过程中足够的营养与能量。
研究表明,氨基酸配方奶粉喂养可以更好的促进牛奶蛋白过敏患儿、早产儿的胃排空,使胃肠道转运加速,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成熟和完善,从而更快建立全胃肠道喂养,进一步促进生长发育。有的孩子换了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奶后体重长得慢了,是由于总奶量喝的不够导致的。所以,6月龄内的宝宝应该按需喂养;6月龄后,适时合理的辅食添加也是确保婴幼儿正常生长发育的的有效保证。
问题四、孩子牛奶蛋白过敏,是不是以后就不能喝奶了?
答案:
经过规范的饮食替代治疗后,通过科学的牛奶蛋白梯度引入,孩子以后还是可以正常喝奶的。
(1)牛奶蛋白的家庭再引入可从致敏性低的含有牛奶蛋白的烘焙食物开始;
(2)依据iMAP指南的“牛奶蛋白梯度引入”实例,结合中国婴儿奶制品选择习惯,建议在婴儿序贯转换至部分水解配方后,逐渐从少量开始再引入牛奶蛋白;
(3)引入牛奶蛋白可遵循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步,引入少许含牛奶蛋白的饼干开始,逐渐增加进食量;
第二步,引入其他含牛奶蛋白较高的烘烤产品;
第三步,引入奶酪;
第四步,引入酸奶;
第五步,巴氏消毒奶。
(4)在重新引入牛奶蛋白期间,不应引入任何其他新的食物,如果期间出现任何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返回上一步。
问题五:食物过敏的婴儿延后添加辅食可以预防过敏吗?
答案:
目前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表明1岁内避免食用易过敏食物对预防食物过敏有好处。相反,对于食物过敏发生机制的“双重过敏原暴露假说”认为,在胎儿期及婴儿出生早期已经通过皮肤等的过敏原暴露,致使婴儿过敏,如果能在早期引入食物蛋白,则可诱导口服耐受。
其中对花生和鸡蛋的研究最多,研究表明,婴儿开始添加辅食后适时引入花生、鸡蛋、鱼肉等易过敏食物,可以降低婴儿对这些食物过敏或特应性皮炎的风险;故而支持在婴儿4~11月龄期间引入花生,在4~6月龄期间引入鸡蛋。同时,在婴儿出生的第一年,引入食物种类越多,过敏发生风险越低。
问题六:牛奶蛋白过敏是否会自愈?
答案:
对于IgE介导的食物过敏,多项队列研究结果显示食物过敏缓解的时间因过敏的食物种类不同而有所不同,牛奶、鸡蛋、大豆、小麦过敏随年龄增长会有越来越多的患儿出现耐受,而坚果和花生过敏随年龄增长有少数患儿出现耐受。初始食物sIgE水平高通常与之后的食物过敏缓解率低有关,在儿童,sIgE水平下降通常是对食物耐受开始的标志。
对于鸡蛋、牛奶发生IgE介导的过敏反应的患儿,鸡蛋、牛奶sIgE在12个月内下降得越多,对食物产生耐受的可能性越大。美国食物过敏诊断和管理指南也指出,IgE介导的食物过敏多数儿童最终可耐受牛奶、鸡蛋、大豆和小麦,少数最终可耐受坚果和花生。
对于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牛奶和/或大豆诱导的较谷物或其他食物诱导的出现缓解的时间早。有综述指出,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预后较好,多数会耐受。
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孙青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