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90%的食物过敏由8类物质引起
食物过敏是人体对食物产生的一种由IgE介导或非IgE介导的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引起这类反应的往往是食物中的蛋白质,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皮肤、粘膜及消化系统症状,比如流鼻涕、哮喘、荨麻疹、斑丘疹、嘴唇和喉头水肿、呕吐、腹痛、腹泻、便秘等。当然,也有很多其他原因导致的过敏存在类似症状,因此被当家长误认为食物过敏。
目前已知约有170种食物可能导致过敏反应。联合国粮雷竞技ap官网入口 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公布了八大常见食物过敏原,包括花生、大豆、鸡蛋、牛奶、甲壳类、鱼类、坚果和小麦,90%以上的食物过敏由这 8 类食物引起,也包括儿童的食物过敏。
二、儿童食物过敏仍呈上升趋势
儿童食物过敏发病率明显高于成人,因为孩子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食物过敏已成为许多国家儿童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我国局部地区的一些调查研究表明,儿童食物过敏患病率与国外接近且都呈现上升趋势。
比如一项横断面研究显示,北京某城区14岁以下儿童食物过敏患病率为3.2%;一项多中心大样本研究显示,重庆、珠海、杭州3个城市2岁以下儿童食物过敏检出率为5.6%-7.3%。
三、企业应更负责的标注食物过敏原
对于食物过敏孩子的家长,在明确引起过敏的食物的前提下,可以在购买食品时查看食品配料中是否有致敏原料,也可以查看标签中的过敏原信息。但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对过敏原标注的要求并非强制,现阶段只有部分企业在食品包装上标注过敏原信息,而很多企业并无这个意识和能力。
实际上过敏原标注对企业的质量控制体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既要避免过敏原漏标,又不能为了免责而乱标。只有企业负责任的标注过敏源信息,它才能成为一个可以帮助消费者正确选择产品的有效信息。
四、儿童食物过敏的营养管理有待加强
我国对食物过敏的研究和健康干预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目前,我国专家正在开展中国人(包括儿童)食物过敏流行病学调查,搞清楚患病率和哪些食物是中国人最主要的致敏原。正在修订的预包装食品标识标准中将把食物过敏原标识从自愿性改变为强制性。
目前,对于所有经食物激发试验确认的食物过敏,各国指南均建议严格回避诱发症状的食物。但既有家长不懂得回避过敏原,也有家长草木皆兵的盲目回避,两种情形都有可能导致儿童营养不良,影响儿童健康成长,因此需要更多的科学指导、营养监测和及时干预。
随着我国儿童食物过敏患病率的上升,这方面的需求将会越来越迫切。希望社会各方都能有所行动,为健康中国贡献更大的力量。(作者:陈君石,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