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记者走访广州市内几家超市,并未看到被曝光的饮用水牌子,却还是有不少“概念水”,如碱性钙离子水、离子水等。
但记者从广东省工商局了解到,今年6月10日省工商局公布了“2011年第二季度广东省流通环节销售的桶装水质量监测情况”,在抽查的53家饮用水专卖店销售的119批次桶装水中,经检验合格产品77批次,合格率64.7%。据了解,“溴酸盐”是这次监测的主要测试项目,合格率为95.8%。
据悉,“溴酸盐”是桶装水生产过程中经臭氧消毒后生成的有害消毒副产物,在国际上被定为2B级的潜在致癌物。目前,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和《饮用天然矿泉水》(GB 8537-2008)已对溴酸盐制定了
是否“概念水”溴酸盐特别容易超标?“两者之间没有必然关系。”广东省瓶(桶)装饮用水行业协会会长罗坦表示,“但是如何在生产过程中有效地控制溴酸盐的产生确实是所有桶装水生产企业的难题。”
罗坦透露,用臭氧杀菌是绝大部分瓶(桶)装水生产的主要工艺,至于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多少量的臭氧,国家也无规定。臭氧用少了,就不能有效杀菌,菌落总数会超标;臭氧用多了,溴酸盐则会超标。记者在国家质检总局的抽查结果中看到,除溴酸盐超标外,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超标也是导致饮用水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目前广东大部分水企基本上已经解决了溴酸盐超标的技术难题。”广东省瓶(桶)装饮用水行业协会技术专家马幼骐对羊城晚报记者说,例如用活性炭的吸附则是较为可行的溴酸盐控制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