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进口葡萄酒亟待突破三困境

   2009-03-12 中国食品网中食网7460

    进口葡萄酒跨入增长新阶段,三个困境亟待突破,“品牌盲区、语言盲区、产品分级”,不仅是进口葡萄酒新形势下的隐患,更值得经销商认真思索。

    据海关统计,2007年中国进口葡萄酒总量达到450万标准箱,与2006年相比,实现了超过100%的爆发性增长;2008年,前三季度的葡萄酒产品进口量同比增幅达到35%,第四季度受经济等客观环境影响较大,保守估计全年平均增长率约为30%,进口葡萄酒总量可达到590万标准箱。进口葡萄酒在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多种合力作用下,依然保持了增长态势,是众酒商寄予厚望的热点品类。业内人士认为,从2008年市场表现看,进口葡萄酒未来的增长趋势将从之前的直线式转入到之后的折线式,进入一个新的增长阶段。

    进口葡萄酒到底该怎么做?今天问这个问题无疑低级而且幼稚的,但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问题反映的是经销商对现实的困惑和对未来形势的不确定。

    没有品牌规模,怎能做全国市场?

    中国之大非法国可比,有30多个法国的大小。十几万瓶酒可以满足一个城市的需求,就像一个法国,但怎能满足一个中国的需求?产能支持品牌吗?中国市场不但容量大,还要看到地域更大。市场战线之长、传播距离之远、付出的成本之高远非一个小小的法国可比。目前很多国外的小酒庄对中国市场采取的是贸易手段,无风险经营,而到了中国经销商手里,就是一个烫手的山芋。货款已经进了人家的腰包,变成了在路上或者在库房里的货物,卖不出去,损失是自己的。而现在我们的经销商只看到了山芋好吃,却没有想到“烫手”的风险。

    或许还有一种侥幸心理,全国市场是一个幌子,代理商忽悠经销商做一锤子买卖的贸易,能赚一笔是一笔。没想到的是,贸易时代已经过去,所以发出了“生意难做”的呼声。成都久窖商贸公司的老板陈瑞东向记者表白,没品牌的不做,要首单付款多少的不做,预定全年任务量的不做,没有现金投入开发市场的不做。事实上已经表明了这样的经销状态。

    进口葡萄酒已经进入品牌的规模化运营时代,小酒庄小产能小规模经营必须调整思路。

    其实大家都很赞同ASC的模式,集合千万种产品,规模效应已经形成。但是又有一个问题凸显出来,ASC在中国积累了10多年,近两年才有得赚。有这样的耐心吗?

    既然没有耐心,那就把眼光收回来。把中国的一个城市当做一个法国来经营。即使在一个城市也需要品牌化操作,中国的消费者仍然需要品牌的引导和广而告之。否则就是现在的僵局:怎么还卖不出去那?问题仍然回到了原点。

    无论是做全国市场还是局部市场,进口葡萄酒都面临着突破品牌盲区的问题。

    点评成功案例:

    法国卡斯特兄弟公司的“CASTEL”系列

    CASTEL——玛茜:法国地区餐酒,有足够的产能供应在中国地区的品牌运营。操作商建发实业雄厚的资金、庞大的服务团队和建立在五粮液标杆运营商基础之上的渠道资源和经验。其最大的看点就是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打造玛茜这一单一品牌形象,运作时间不到两年,销售业绩过亿元,成为市场认可的著名进口葡萄酒领袖。

    CASTEL——老教皇:法国日常餐酒,其销量占据法国卡斯特葡萄酒销量的38%,这支在法国严格法律制度下经受住了100多年考量的日常餐酒,一直深受世界葡萄酒爱好者的喜爱。它以其朴实的平民特色、独特的宗教文化氛围成为世界葡萄酒爱好者的日常首选,被公认为销量第一、知名度第一、需求量第一的葡萄酒品牌。

    消费者都是“文盲”,怎么辨别你的酒?

    语言障碍已经严重影响了品牌识别,这是进口酒独有的、最直接的、必须深刻认识到的问题。

    现在有两个非常普遍的消费现象值得认真关注:

    一、昨天刚和朋友一起喝过的进口酒,现在怎么也叫不上名字,第二次消费的可能几乎为零。

    二、到了葡萄酒专卖店,尽管商家已经非常尽心的为了消费者辨别而陈列了酒品,但是依然让消费者晕头转向。因为大家面对的是多个国家的多个语言、多个国家的多个分区、多个分区的多个酒庄,多个酒庄的多个品牌……我一个都不认识。店员的介绍无论多么精彩,消费者看不懂,更没有认知参照,没有对比坐标,往往都是徒劳。结果可想而知,空手而归。

    背标?这是几乎所有的进口酒赖以让消费者认知的工具。但是这通常并不是面向消费者,而是背对消费者。还有就是,我不可能把每一瓶酒都翻过来看一遍。选择出现了障碍,选择很麻烦,放弃购买也就成了令人最担心的行为。

    为什么“卡斯特”相对来说卖得比较好?因为有三个汉字让消费者记住了,如果回到“CASTEL”,消费者会认识吗?在中国买酒,再清楚不过的事实是——汉语才是通用语言。所以,我们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怎样既能表现你是进口原装产品又能让消费者读懂。突破语言的盲区,是解决品牌传播的第一要务。

    点评成功案例:

    卡斯特——法国GCF酿酒集团出品。为了着重强调其“卡斯特”的商标持有权利,在每一瓶酒的正面都粘贴了一个卡斯特防伪标签,看似简单一笔,其实是法国GCF卡斯特葡萄酒汉化的一个点睛之笔。无意它会把消费者的目光聚焦。在进口酒的正面,汉语就是中国市场通行证。

    CASTEL——玛茜,也仅仅成功了一半。虽说是进口葡萄酒中知名度最高的品牌,但是其通体的洋字码,一样存在识别的障碍。给人以“久闻大名,对面不相识”的感觉。

    质量标准无法沟通,怎么说服我你是最好的?

    国际上没有统一的葡萄酒等级标准吗?但是法国有、西班牙有,意大利也有。很多国家都有。但是每一个国家的等级标准都不尽相同,语言无法沟通,互相没有深刻的了解,差异化的等级标准怎能沟通?中国也没有。张裕曾经有一个标准,可是更让消费者看不懂。

    因为标准的不统一,就有了天马行空无法辨识真伪的定价。不只一个经销商说进口酒的生意好做,原因就是还没有被击穿的价格体系。消费者不懂,好忽悠,于是蜂拥而上,造成了经销进口酒的繁荣景象。然而,繁荣的背后是对消费者和市场的深度伤害。进口酒高端酒卖不出高价,低端酒高价卖,甚至假冒伪劣比真的好酒卖得还火。

    消费者不懂酒,没有标准概念,尚可原谅,经销商不懂酒或者故意不懂酒,这才是最要命的。据说深刻认识到这个问题严重性的上海建发酒业,连续在2008年底召开了6场经销商会议。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葡萄酒的知识和进口葡萄酒标准的教育。他们请来了代理品牌的厂方代表,不厌其烦的讲课,其规模被称为“千商大会”,他们希望能尽快绿化第一个环节葡萄酒认知的荒漠。

    然而,我们可以把经销商集中起来进行教育,但是能这样去教育消费者吗?我们可以想象得到的一个宣讲结果:法国的分级,依然是法国的分级,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也一样,没有参照物,宣讲无效。AOC依旧是AOC,DOC依旧是DOC,没有概念,宣传无效。

    再说了,消费者没有义务因为要喝葡萄酒就要成为你标准的专家。但是消费者绝对要有一个对你的标准进行翻译对照的系统。事实情况令我们十分沮丧,中国只有优良中差的对照系,却没有专业的与各国分级接轨的质量等级标准。注定,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真正的好酒比窦娥还冤。

    如果说中国葡萄酒的等级标准制度的建立是国家的事情,那我们就会像“等待戈多”一样,等待一个永远都不会确定的期待;如果主动的将自己的产品等级与中国人的认知习惯统一起来,那就是酒商自己的事情了。

    点评成功案例:

    长城星级系列

    实在没有进口酒可以引以为范例。但是长城产品的星级体系,可以作为葡萄酒质量等级的旁证。星数的多少,代表着不同的质量等级以及具有相应的价格配制,适合中国人等级高低、质量好坏的认知习惯,不需要理解繁琐的专业术语,更不需要因此而费尽心思猜测它的价格。2星就是比1星的质量好,价格高,以此类推,5星长城就是长城星级产品的最高级也是最高价位的产品。简单,明了。

    相反的案例,就是张裕的分级制度。建立了一大堆专业名词,分出了四个等级,结果经销商越看越糊涂,消费者更是雾里看花。这样的分级摆明了是不让消费者看懂,摆明了有忽悠的成分。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