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的极端强降雨天气,在河南省及全国多地不断制造险情,包括郑州在内的多个城市遭遇严重内涝,灾情牵动各界视线。受持续强降雨天气影响,郑州、驻马店、开封、焦作等地部分鱼塘被淹严重,初步统计有超100万斤鱼被冲走,损失超1000万元。
河南林州的鲟鱼养殖户陈大姐主要养殖鲟鱼种鱼、鲈鱼等品种,其中鲟鱼因为主要用于鲟鱼苗种孵化,需要养殖8~15年以上才能产生收益,这次受持续强降雨突袭,直接导致养殖场变成一片“汪洋”,十几年的投入顷刻间化为乌有,粗略统计损失已经可达千万元。
在驻马店遂平县,由于泄洪太猛,养殖的围网被冲垮,某水库跑鱼损失严重,据该水库负责人介绍,该水库500多亩的养殖面积,大概有60多万斤鱼被冲走,损失300万—400万元。
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消息,全国已有22个省份不同程度遭受洪涝灾害,可以想像,恶劣的天气状况让今年的水产养殖户过得尤为艰难。
暴雨对水产养殖的危害有以下几方面:
水位上升。夏季暴雨往往短时间内降雨量巨大,若无法及时泄洪,将直接造成短时间内水位爆升,加大溢塘风险,部分池塘水位甚至与堤坝持平。如不及时处理,将造成围栏设施、塘埂损坏或坍塌,鱼群逃逸,养殖全军覆没。
缺氧。暴雨持续会导致塘底溶氧量降低。水体光合作用下降,导致水体藻相、菌相失衡,藻类大量死亡甚至倒藻;塘底耗氧增加,塘底残饵、动植物尸体等有害物泛起,生物耗氧量上升,加剧水塘缺氧。
水温变动频繁。暴雨时,大量雨水进入鱼塘,造成池塘水温下降,光照减弱,微生物出现大量死亡,藻菌相易转换,池塘的微生态结构发生急剧变化,使水产动物产生应激反应。暴雨后,若天气转晴,则有可能造成水温急速上升、蓝藻大量繁殖,加上死亡微生物的腐败,导致鱼塘水质变差,底层缺氧,造成二次应激,养殖动物易患病。
PH下降。雨水多呈弱酸性,瞬时降雨量大会造成PH值骤然下降,若加上暴雨持续,因水体光合作用下降,藻类大量死亡,也将导致PH下降。
以露天的水产养殖场为代表的的水产行业在大自然的灾难面前更像是砧上鱼肉,即便有些预防和补救的措施,也不过是杯水车薪,只能默默认命,祈祷损失能稍微少一点。
或许这就是完全靠天吃饭的产业很难突破的局限。
在消费端全面升级的市场环境下,在绿色环保形势刻不容缓的态势下,水产养殖产业转型升级的苗头,如今已成长为了一股潮流,席卷大江南北。
自2012年开始,越来越多新型的水产养殖模式的探索,在水产领域如火如荼开展,自动工厂化养殖、深海抗风浪养殖、鱼菜共生……
海璟水产的智能化、自动化工厂养殖车间
面对自然灾害的威胁,以海璟水产为代表一批水产业的先锋,已经开启了在这条道路上的探索。该公司以国际领先的RAS全自动循环水产养殖系统为支撑,将有机生态雷竞技ap官网入口 、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进行综合运用,对养殖环境和养殖生态进行实时数据监测和品质监控,在工厂化养殖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开发,已经打造出了一种全封闭、自动化、智能化的新型养殖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通过人为模拟最优养殖环境(温度、湿度、光照、溶氧……),监测并维持水生态的方式,有效的摆脱鱼类养殖对自然环境的过分依赖,很大程度上规避了自然条件对养殖环境的影响。对诸如极端气温变化、大风暴雨天气……,海璟水产的全封闭自动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模式,都有比较强的抵御能力。
未来的水产养殖究竟能不能做到完全抵御或者规避自然灾害?这尚需要所有水产人的共同努力来验证。但中国几千年靠天吃饭的水产养殖历史,确实该是时候要开启新的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