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走草畜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看今日“环县样板”

2020-09-10 人民网 393 0
  近年来,环县依托土地等资源优势,把草畜作为全县的主导产业,坚持以构建产业联合体为抓手,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331+”产业扶贫模式,形成了“种养加销”一条龙全产业链闭环。特别是2019年以来,环县确定了“三年翻一番、五年翻两番,打造甘肃省肉羊全产业链绿色循环发展第一县”的发展目标,对照国标创建“环县标准”、培育最服水土的“环县良种”、完善营养均衡的“环县配方”、推行数字化管理“环县模式”,推动草畜产业向着绿色循环高质量发展方向全速前进。
  “环县标准”因地制宜
  今年62岁的韩怀廷,是环县洪德镇张崾岘村韩东塬组的一名防疫员。今年村上号召改建标准化羊棚,县上有补贴政策,韩怀廷带头行动。4月份,在村里合作社大学生技术员的指导下,他家成为村上第一家拥有标准化羊棚的农户。
  8月11日,记者走进韩怀廷家的羊棚,羊舍内干净整洁,62只羊个顶个的雪白漂亮。“以前羊在地上,现在羊在床上。”韩怀廷指着羊舍内铺设的竹板告诉记者:“你看,羊的排泄物从竹板缝里漏下去了,方便清扫消毒、卫生防疫,生长环境干净,羊就健康品质好,不仅不愁卖,还能卖个好价钱呢。”科学养殖比传统养羊省力,韩怀廷和老伴只需早晚各来羊棚喂食一次,其余时间都能自由支配。韩怀廷还加入了村上的养殖合作社,有任何养殖方面的难题,都能够及时得到解答,年终还能参与分红。
  随后记者来到张崾岘村湖羊养殖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属于环县124个千只湖羊标准化示范社之一,前期建设、后期管理全部对照国家标准。大学生技术员许杰去年报名参加了大学生养羊“三年千人计划”,经过3个月岗前培训实践,被分配到该合作社参与经营管理。许杰说:“合作社都是标准化建设管理,日常坚持封闭式管理,羊舍、草棚都是不让外来人进来。减少人员流动、科学精准饲喂,养出来的羊抗病能力强,产量高、质量好,效益更佳。”
  据洪德镇党委书记张伟宏介绍,洪德镇目前有“331+”养殖合作社10个,千只湖羊养殖示范社10个,实现了由传统分散养殖到设施规模、由单打独斗到合作社经营的两大转变。“合作社上联龙头企业、横联其他合作社、下联贫困户,标准化组织生产经营,社企联合实现产销一体,社社之间联合发展,确保了农民群众稳定脱贫。”张伟宏说。
  近些年,环县大力推进国家、省、市、县四级示范联创,用两年时间创建市级示范社251家、省级示范社125家、国家级示范社25家,实现了村村都有示范社,一村一个市级示范社、两村一个省级示范社、每乡一个国家级示范社,为推动草畜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夯实了发展基础。
  “环县配方”营养均衡
  在环县曲子镇西沟村的一片苜蓿地里,记者见到了正在割苜蓿的村民赵文成。他告诉记者,他家共有20亩地,2014年他本着给家里养的羊种点草,节省饲料成本的想法,先尝试着种了少量的苜蓿,没想到除去羊吃的,剩下的苜蓿还卖了个好价钱。尝到甜头的他,便在2016年种了15亩地的苜蓿。“我家的地之前是种粮的,地本身肥力好,加上我们及时除草,种的苜蓿质量就好,今年15亩地的第一茬苜蓿就赚了14900元。”看着长势茂盛绿油油的苜蓿地,赵文成笑得合不拢嘴。
  “好地好肥种好草、好草好方配好料”是环县完善“环县配方”重要保障,环县曲子镇西沟村专门聘请了专业团队对全村耕地进行检测,根据土质结构和营养成分,将全村1.8万亩梯田地中的1.65万亩都种植了牧草,其中紫花苜蓿1.2万亩,大燕麦草4500亩。村上还将675户农户全部纳入环县曲子西沟绿丰草业发展合作社,由村党支部、合作社做决策、定规划,负责牧草种植、收割、运输、加工等牧草专业化生产工作。据了解。为方便管理,西沟村成立了联合社,形成了“户户入社、组组建设、九社联合、村社合一”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家联合起来搞生产、闯市场。全村70%的土地用于种草,70%的村民都在养羊,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草养羊,全村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9000元。
  在选好地、种好草的基础上,环县建成了中盛12万吨饲料加工厂和正茂草产业联合社,根据公羊、羔羊、母羊孕前期、怀后期和哺乳期不同养殖需求,进一步探索优化草料比例,均衡营养搭配,完善调优“环县配方”,供应优质“全日粮”,依靠科学良法推动羔羊成活率提高了12个百分点。“以前是有啥给羊吃啥,现在是羊需要吃啥给吃啥,羊吃的好了,害病就少了,还长得肥,价格也卖上去了。”西沟村村民赵文成说。
  “环县良种”科技培育
  8月12日,蒙蒙细雨中,绕着环县山城乡的盘山路直上塬面,一座座美丽的中式建筑和大片的花圃草地映入眼帘,外面风景如画,内部则更有看点——这里是全省“独一家”的高科技肉羊制种基地,承担良种父本羊的选育和新品种培育任务。
  在1号羊棚里,技术总监田永强和他的3个小伙伴正忙着给羊只做孕检,他们分工合作,架通道、连设备、做记录,给每只羊做b超,标记是否受孕并分群。田永强是来自天水市的一个年轻小伙,已在基地工作了2年时间。田永强边操作边讲解道:“澳洲专家协助引进的精准孕检技术,配种后60天就可判定母羊体内怀胎数量,可将母羊分群为单羔群、双羔群、三羔群等,然后根据怀胎数量进行精准营养供应。”
  在甘肃庆环肉羊制种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国智的引导下,记者前往营养区、绵羊种羊区、育肥区等功能区进行探访。目前基地已经建成肉羊产业技术中心,包括冻精生产线、胚胎生产线、胚胎移植中心、营养分析中心和疾病监测中心。4500平方米羊舍内采用漏粪地板与机械清粪系统,种羊饲喂引进智能化机器人饲喂系统,繁育羊舍则采用自行研发的输送带自动喂系统,育肥羊舍采用全自动上料系统和育肥箱自由采食饲养模式。为了种子的质量,优秀羔羊的健康保活,产后的母羊与其羔羊立即进入母子栏保护,冬季生产的羔羊,还会提供保温箱,促进健康成长。
  “良种则是羊产业发展的‘芯片’。”李国智指出,基地筛选引进南丘、陶赛特、白萨福克等世界最优良种75只,进口良种冻精8000份、胚胎1000枚,采用同期发情、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高精尖繁殖技术。通过本品种选育和群体继代选育,吸引中国农科院和澳大利亚权威专家入驻科研攻关,引进选育世界优质品种父本羊与湖羊杂交,培育出适合环县设施养殖的杂交肉羊新品种9680只,每年可向全县输送肉羊良种1万只。
  李国智说:“用最先进的技术,力争培育出最服水土的‘环县良种’,推动优良产肉基因快速向产业扩散,最终要让养殖户的肉羊生长快,产肉多,增收快,促进我们的肉羊产业由数量型向产量型的转型,进而升级成为质量型的肉羊产业。这不仅将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效益,也为推动羊种群优化,实现羊产业绿色循环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环县模式”数字管理
  “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继续来为大家讲解羊的饲养管理,上次我们说到……”8月13日,在“环县金羊120平台”直播室,环县牧康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治国正在直播,为网友讲解养羊的知识,还时不时地与网友连麦互动,在线答疑解惑。
  据了解,“环县金羊120平台”是环县畜牧兽医局今年新开发的养羊在线咨询问诊平台,5月15日正式开始运营,每周一、三、五会邀请甘肃庆环肉羊制种有限公司、环县中盛羊业发展有限公司、环县牧康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和中农科院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直播,讲授羊只饲养管理、疫病防治、饲草种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并进行疫病远程诊治,全县养殖户及其他地区的网友都可以在这里进行技术咨询和经验交流。截至8月12日,已经直播了52期,账号粉丝数量已破万,取得了良好的直播互动效果。
  “这个平台的开通,真正实现了‘一人提问,多人受益’,环县有多年的养殖历史,环县人也积累了不少养殖经验,但是这既是优势又是弊端,长期形成的旧养殖观念难以转变,农户很多时候并不会意识到自己在养殖中所犯的一些小错误,这个平台能够实现让网友在看直播时,根据其他人遇到的问题进行自省,并按照专家说的加以改正。”杨治国说。
  除了“环县金羊120平台”,环县还加快先进技术集成应用,开发了“环县草畜数据管理系统”,简称大数据平台,该系统于今年7月开通,目前正在由251名村产业指导员负责基础信息采集。在现场的大数据平台显示大屏上,展示着全县各类家畜禽的存栏量数据和变动情况,通过制成的柱状图和饼状图,记者可以更加清晰直观地看到全县养殖户养殖种类占比、本月饲养(羊)品种占比、全县合作社类型构成、全县农户加入合作社占比等情况。
  据环县畜牧兽医局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办公室股长王鹏忠介绍,数据收集结束后,大数据平台会定期对(各乡镇、村、组、合作社、养殖户)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养殖效益好的合作社及养殖户的养殖经验,分析养殖效益低的原因,并及时发现诸如母羊繁殖率低、羔羊死亡率高、动物疫病发生率大等问题。“我们会根据问题,及时开出整改提升‘良方’,实现动物疫病快速诊治、养殖结构定期调整等智慧化管理。后期还会实现各相关部门的数据共享,助力全县,乃至全市草畜产业优化和发展。”
  众口一词念羊经,一心一意兴羊业,千家万户发羊财,如今环县的草畜产业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种、养、加、销全链闭合的产业体系,成为了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据统计,2019年全县4.8万户农户发展养殖、5.5万户群众种草增收,全县农民人均来自草羊业收入由2018年底的3000元增加到了2019年的4500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6000元以上。
举报0 收藏0 打赏0 评论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手帮助| 信息发布规则| 版权隐私| 服务条款|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广告服务| 积分换礼| RSS订阅| 违规举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