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报告预测中国“粮食缺口”引发关注 社科院专家:需科学看待

2020-08-22 中国新闻网 705 0
  (经济观察)报告预测中国“粮食缺口”引发关注 社科院专家:需科学看待
  中新社北京8月21日电 (记者 陈溯)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发布的《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预测,到“十四五”期末(约2025年),中国可能出现1.3亿吨左右的粮食缺口。这一预测引发社会关注。
  对于这一预测,专家表示,报告里的“粮食缺口”不等于口粮缺口,要正确理解和科学看待中国的“粮食缺口”,不需过分担忧和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志雄21日向中新社记者表示,粮食是中国特有概念,不仅包括用于填饱肚子的小麦、大米等谷物类,还包括了薯类和豆类等。要弄清楚报告中所说的1.3亿吨粮食缺口,主要是缺的哪种粮食。
  杜志雄表示,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粮食自给率出现了下降,其主要在于大豆进口数量显著增长,中国大豆的需求量每年在1.1亿吨左右,90%的大豆需要进口。2019年大豆进口量接近全年粮食进口总量的70%。中国粮食缺口主要是国内大豆产能有限造成的。
  “进口大豆主要用于榨油和提供豆粕饲料,大豆缺口对口粮消费的影响非常有限,对于口粮安全的冲击基本可以忽略。”杜志雄说。
  除了预测1.3亿吨粮食缺口,报告还预测了谷物的缺口,提出到“十四五”末期,中国谷物(小麦、稻谷和玉米三大主粮)缺口约为2500万吨。
  杜志雄表示,2019年中国谷物净进口1468万吨,仅占谷物消费量的2%左右。谷物进口主要是用于消费结构优化和库存调节。考虑到“十四五”期间谷物结构调整的需要,报告预计2025年谷物(三大主粮)消费量为6.51亿吨左右,正常情况下,预测2025年中国谷物产量为6.26亿吨左右,由此将出现2500万吨的小幅缺口。在2500万吨缺口之下,中国的谷物自给率仍然高于95%的安全线。
  杜志雄表示,谷物中,小麦、稻谷和玉米并称三大主粮,小麦和稻谷统称口粮。统计显示,按稻谷和小麦计算的2015年-2019年口粮自给率均在100%以上,说明近年来中国在谷物基本自给的同时,口粮保持了绝对安全。2019年中国人均粮食产量达474公斤,远超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粮食安全底线无忧。今年夏粮又创历史新高、库存充足,完全可以应对预测的“十四五”期间谷物缺口,谷物供给保持长期稳定的态势不变。
  “虽然中国粮食安全总体有保障,但中国人口众多,耕地和水资源短缺,面对后期粮食消费需求刚性增长,以及各种突发性公共事件和自然灾害,必须始终绷紧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不放松。”杜志雄表示,要继续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和做好顶层谋划,保障粮食生产能力和优化粮食储备,积极调整国内生产结构和国际贸易结构,不断健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中国每年在餐饮上浪费的粮食高达800亿斤至1000亿斤,相当于目前粮食生产量的6.0%~7.5%。”他还指出,在粮食产需中长期仍处于紧平衡状态下,除了做好顶层谋划,还要在需求和消费层面,将节约理念和危机意识纳入国家粮食安全观,倡导绿色健康消费理念,加快立法、强化监管,共同约束铺张浪费行为,营造节约粮食的社会氛围。(完)
举报0 收藏0 打赏0 评论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手帮助| 信息发布规则| 版权隐私| 服务条款|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广告服务| 积分换礼| RSS订阅| 违规举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