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饭庄,可谓是门道众多,从金起北京就开始有了名为“酒楼”的饭庄,明清时代,北京的饭庄发展到了十分繁盛的时期,甚至可以说是引领着全国的新潮流。因“大清律”明文规定满洲八旗贵胄不许经商,因此,这些老北京饭庄往往由汉人经营,八旗子弟掌握实权控制。
在老北京的饭庄里,有约定成俗的规定,譬如称谓上,堂最大,是即可办宴会、又可举办堂会的地方,这里不仅有桌椅,还有空场和舞台,实在很是气派。最早的堂一般都在皇城周围,譬如金鱼胡同的隆福堂、东皇城根的聚宝堂、打磨厂的福寿堂、大栅栏的衍庆堂、北孝顺胡同的燕喜堂等,都是生意火爆的饭庄之一。比堂更小的唤做庄、再次之称为居。他们通常指用来承办宴会、不办堂会,也是一般官员和秀才进京时的落脚之地。清朝素有的“八大居”、“八大堂”、“八大楼”等都是起源于此。
这其中最有故事的,当属“八大居”,福星居的鸡丝面颇负盛名,光绪每次逛八大胡同必要去吃鸡丝面;沙锅居因其兴隆的生意有着“过午不候”的名声,其专用的通县张家湾小猪,做出的白肉有66种之多,只卖半天,卖完为止;广和居是鲁迅先生常邀朋友去的地方,其专营南味,即南炒腰花、清蒸干贝、潘氏清蒸鱼等南方名菜。另一方面,北京饭庄也集合了当年各地的各种菜系,其中,北京的粤菜便是在那时应运而生。而那时,上至皇帝、下至王公大臣都对鲁菜情有独钟,因此,北京饭庄均以鲁菜经营为主,少有几家经营着淮扬菜。
而北京著名的“八大饭庄”更是颇具盛名,基本上人尽皆知。这些饭庄各具特色,各有优势,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饭庄在当时,却有着一个共同的东西——御饮酸梅汤。按理说,饭庄做到饮品独特,也应是吸引顾客的特色之一,而这些饭庄却大多都选用统一的饮品,倒不是因为懒,恰恰是因为这种饮料,太有名!他就是御香斋酸梅汤。
同样颇负盛名的御香斋酸梅汤在老北京人中可谓是明星产品,一到饭局,老北京人必点的饮品,菜单一上来必回问一句“有御香斋酸梅汤吗?”,久而久之,御香斋酸梅汤也成为了北京饭庄的主营产品之一。而时至今日,御香斋酸梅汤依旧保持着其原汁原味,只不过古法熬制的它换上了玻璃瓶新装,为人们的购买和饮用增加了方便性。
老北京饭庄文化的讲究,恰恰说明了当时丰富的饮食文化和老北京人讲理的特点,克己复礼,礼多人不怪嘛,而流传至今的御香斋酸梅汤,依然坚持传承皇家御饮美味,融合着讲理不做假的北京特色,全天然熬制,北京原产地限定,这一瓶历史的悠扬味道,依旧备受人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