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5日讯 “人造肉”成为了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相较于传统肉类,人造肉的优势何在?该如何产业化发展?在25日举办的“两会议食厅”云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认为,作为一种或可解决未来肉品供应问题的新型肉类生产方式,人造肉已成为国际肉类食品研究的热点,但我国在研发上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化发展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风口来了,模仿猪也能上天。”从2019年起,无论在美股还是国内市场上,人造肉都成为了资本追逐的宠儿。双汇、金字等多家肉制品企业先后布局人造肉市场,希望借助抢跑占领赛道。那么,人造肉到底凭借着什么样的优势,赢得了诸多企业的青睐?
“人造肉主要可以分为植物蛋白肉和细胞培养肉。传统肉类生产方式是以消耗大量粮食及水资源和严重的污染环境为代价的。随着经济发展、人口膨胀和中等收入人群的大幅增加,全球肉品需求正快速增加,传统肉类生产方式已越来越难以满足人类需求。人类亟需一种高效、环保、可持续的新型肉类生产方式,以满足未来人类的肉品供应。”孙宝国表示。
据了解 ,目前细胞培养肉已成为国际肉类食品研究的热点,得到美国、欧盟、日本、以色列等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的高度重视,被认为是一种最有可能解决未来肉品供应问题的新型肉类生产方式。
细胞培养肉的生产主要通过动物肌肉干细胞的体外大规模、低成本组织培养实现。据孙宝国介绍,它的生产过程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种子干细胞的分离获取(干细胞分离和鉴定)、干细胞的大规模培养增殖、干细胞的诱导分化、培养肉的收获和分离、食品化加工(风味、质构和营养)。
在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对细胞培养肉产业已经开始谋划布局。近年来,欧洲和美国明显加快了细胞培养肉的市场化进程。2018年1月起实施的欧洲新食品法规明确将细胞培养肉列为新型食品。2019年3月,美国雷竞技ap官网入口 部(USDA)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宣布已经建立了一个针对细胞培养肉的监管框架。
与国外“选手”们相比,我国在细胞培养肉的研发上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化发展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对食品营养风味的需求更具多样性,不仅要开发与欧美国家相似的技术,还需要大量的自主创新。因此,进行细胞培养肉相关的研究对打破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保障我国未来肉品供应、占领人造肉生产技术制高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孙宝国分析道。
为了加快推进我国细胞培养肉的研究及产业化进程,孙宝国在本次两会上带来了多项建议,包括加大细胞培养肉的研发投入、建立和完善细胞培养肉产业的监管体系和法律法规、开展公众科普等。
他认为,针对细胞培养肉研发的关键技术难题,包括种子细胞的高效获取、细胞大规模快速增殖、细胞的诱导分化、细胞培养肉的加工、产品的风味、质构、营养以及生产设备等,鼓励开展科学创新研究,推进细胞培养肉的研发进程。
“将细胞培养肉的研究纳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及‘国家中长期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规划,对技术基础雄厚的科研单位加以重点支持,对在细胞培养肉市场化发展方面走在前列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加速细胞培养肉的产业化进程。”孙宝国表示。
他建议,可借鉴欧盟的管理方式,将细胞培养肉定性为新食品原料,依据我国《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建议借鉴美国的监管职责分工体系,加强对种子细胞供体动物的安全性和细胞培养肉生产全过程的监管,对细胞培养肉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对细胞培养肉生产中没有安全使用历史的组分、新的生产工艺进行系统的安全评估,在产品安全性和营养成分评价方面形成一整套独立的标准体系和客观的监管体系,促进细胞培养肉产业的良性发展。
同时孙宝国也提出,针对细胞培养肉的生产体系制订专门的标准化指导技术文件,涵盖种子细胞获取和鉴定、种子细胞库管理、细胞增殖、细胞诱导分化、细胞收获、细胞后加工、支架材料制作、培养基成分、培养条件等细胞培养肉生产全过程。
孙宝国认为,应多渠道多角度对消费者开展科普宣传,引导消费者树立对细胞培养肉的正确认知,提高细胞培养肉的公众接受度。“建议对细胞培养肉的标签标识进行科学调研和论证,制定出既能够客观描述细胞培肉本质,又能够与传统肉品有明显地区分,同时又有良好公众接受度的标签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