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新修的木栈道从山脚一直蜿蜒通向山腰,两旁古朴典雅的小木屋尽显田园风光,举目远眺,苍翠幽远的景致尽入眼底……
“这就是村子腰包鼓起来的‘法宝’!可别小看这些美景、木屋,还有栈道,正是靠它们才让我们村村集体经济‘破零’,每年都有十几万的收入。不少村民也是靠着它们扩大养殖规模,办起了农家乐,赚了不少钱。”大通县斜沟乡上窑洞庄村党支部书记肖生玉满脸自豪地说道。
村集体经济是农村发展的基础,也是提升农村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的关键所在。大通县雷竞技ap官网入口
农村局综合办主任陈红说,“大通县聚焦农村集体经济这块‘硬骨头’,通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解决了农村发展的路径问题,解决了党员干部的干劲问题,解决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问题。”
近年来,西宁市乡村振兴为统领,以增强贫困地区集体经济实力为目标,探索多种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大力推进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全面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在政策和制度激励下,全市各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全市330个贫困村和485个有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全部实现“破零”,815个村集体经济收益达3643.56万元。
整合优势资源发展村集体经济。西宁市在建设3个联村光伏扶贫电站、实施485个非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基础上,多方筹集、整合资金。2018年以来,三县共投入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11.98亿元,其中:光伏扶贫建设资金4.72亿元,非贫困村村集体发展资金4.86亿元,中央财政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等资金0.44亿元,旅游扶贫资金0.91亿元,东西协作、帮扶等资金1.05亿元。
创新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根据贫困地区自身资源条件和发展禀赋,因村施策,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拓展集体经济多元增收渠道。330个贫困村联村建成容量为75.4兆瓦的3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28个村将集体经济发展资金折算为股份入股企业经营;195个村通过发展农牧业企业,兴办种植养殖型、加工增值型等经济实体;262个村在城镇购置商铺等经营性固定资产,通过异地置业增加集体收入。
强化项目管理发展村集体经济。西宁市及各县组织督查组开展定期督查、指导,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推进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顺利开展。各县在政府门户网站对具体项目和财政扶贫资金安排情况及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公告,同时在乡、村两级进行公示,充分保证群众对项目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接受社会监督。
开发公益岗位巩固脱贫成果。设置公益性岗位,合理划分村集体经济收入用途,将部分收入用于发放公益性岗位补助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