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全县人口只有41万的县城,做一个酒类终端店老板,你能想象的空间有多大?
寻常的故事,是这样的:一家夫妻店,赚点小钱,养家糊口,日子简单,但也没有太大期待。
但是,对于35岁的郭可来说,故事是这样的:五年来,营收过千万,未来有望做到2000万。在全县的酒业市场,占比百分之十,这是郭可的新目标。
赔钱的机会都没有,那就成功的机会也为零
郭可是河南商丘人,16岁步入社会。书虽然读得不多,但人聪明,学什么都快。
当时到了上海,跟着师傅学维修商超制冷设备,一个月就出师了。收入还不错,但也挺辛苦,一般都是在天气最热的时候,设备容易出问题,郭可就得在热浪里四处奔走。
做了几年,郭可跑到北京,开小面包车跑货运,接着又在北京开了一家近60平米的烟酒店,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郭可以无知无畏的态度闯进来,最终遭遇滑铁卢,亏钱倒闭了结。
郭可还做过一些其他的行当,也都没有做成气候。那时的他态度很淡然,年轻不怕失败,不希望自己畏手畏脚,“如果连赔钱的机会都没有,那也会失去成功的机会”。
在北京期间,郭可结识了几个朋友,随后一同闯荡到唐山迁西县,在这里,郭可安定下来。
万事具备,开始打“大BOSS”
郭可的人生轨迹,如果用他喜欢的网络游戏来描述,在到达唐山迁西县之前,郭可还在各个城市游走,处在“打怪升级抢装备”的阶段,到达迁西县后,累积了足够的经验和战力后,开始打“大BOSS”——抢占迁西10%的酒业市场份额。
刚到迁西,郭可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果断开了一家烟酒夫妻店。开头几年,忙着交朋结友,忙着打打游戏,生意不温不火,日子不咸不淡。
三十而立时,也就是2014年,郭可的事业心突然觉醒,他不想只光顾着玩了——这辈子要做点事了!分析了“自己到底喜欢干点啥之类”的问题后,郭可开始发力卖酒。
想把酒生意做大做强,郭可开始求新求变,方向是规范服务,走连锁化。
“价格做死,服务做活”
郭可做了很多规范化的动作,一些看得见,一些看不见。
看得见的是两件事:一是在店面陈列上下了一番功夫。郭可的店铺,不像一般县城的烟酒店那样拥挤、杂乱,而是简洁、清爽,一目了然,购物环境很舒适。第二是花精力来打造品牌形象和产品品鉴。
郭可的店面,有很多酒鬼酒文化方面的展示,店面招牌、店内陈列,酒鬼酒的视觉效果饱和。店铺二楼,郭可专门开辟了两间大包厢,请了专业的厨师,打造成酒鬼酒文化氛围浓厚的品鉴店。
在看不到的地方,郭可也下足了功夫。他花钱做了一套客户维护软件,记录了客户资料信息,做跟踪服务。一方面记录每一批酒的批号,另外记录消费金额。当客户累积到一定金额后,郭可无差别对待,主动返利给到客户。
在酒风强悍的迁西县,郭可从日常的频繁应酬中解脱出来,主动提供酒水、餐食,组织优质客户自己来品鉴,深度感受酒鬼酒的馥郁口感和文化。
服务规范化的另一面,是价格的规范化,郭可的目标是把价格做死,每个客户的价格一视同仁,把价格体系稳定下来,也是专业化品牌化的一个标杆。
连锁化是县级终端店的一个方向
郭可把“价格做死,服务做活”的策略背后,依据的是他对酒类品质的关注。品质强的酒,才能支撑这种策略。
像酒鬼酒这种品质酒,郭可只会与当地的经销商沟通,“客户买酒后,我们会记录批号,也会盖公司的公章,以便万一出了问题,可以回溯、处理。”这些服务客户是看不到,却是一种无形的科学管理。
郭可一系列规范化的效果还不错,业务量迅速膨胀起来。今年,他在离原来店铺不到1里路的地方,又开了一家新店。无论哪个朋友来买酒,郭可都不需要出面,因为客户已经认可了他的价格,也认可了他的服务。
连续开店的原因,是因为在郭可的商业认知里,未来县城的终端店,终归是要走连锁化的道路的,销售量不大的夫妻店,终究会难以存活。
郭可笑称自己只赶上了迁西经济繁荣的一个尾巴,到2012年后,迁西的钢铁行业就没那么火爆了。但是,郭可的酒生意却有很大的容量,虽然全县人口只有41万,但整个酒的市场容量是2个多亿,而郭可的目标,是占到10%。
郭可有勇,一路屡败屡战,最终守得云开;郭可有谋,用“价格作死,服务做活”这一招迅速崛起。如此有勇有谋,他的10%,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