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代相传的传统手艺
如今的古居斋店内已有近20名员工负责糕点的制作、包装与销售,但是创始人徐学林还是一如既往地在店内忙前忙后。“我对糕点有一种天生的热情,我闲不下来。”徐学林告诉笔者,古居斋的传统手艺,传到他这里已经第四代了,经历了70多年。
民国时期,徐学林的爷爷徐才斤开了一家自制传统糕点的小作坊,也就是现在古居斋的前身“才斤斋”。才斤斋以“前店后坊”的模式,自产自销茶食糕点类食品,闻名于嘉湖地区,为当地百姓所称颂。由于种种原因,才斤斋没落。徐学林肩负起了传承祖传手艺的重任,创立古居斋。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如今的古居斋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徐家代代相传的古法手艺和传统糕点也受到了禾城市民的喜爱和追捧。
一份糕点的匠心
近几年来,古居斋发展迅速,生意也越来越好,但是徐学林还是不忘初心,时刻谨记爷爷的教诲,秉承“人若德行,如水至清”的古训,做德行兼备的手艺人。
“我做糕点从来不加防腐剂,保质期虽然短了点,但更加安全,就像小时候爷爷做的那样,现做现吃。”为了将传统手艺发扬光大,徐学林从原材料的选择,到处理加工、手工操作的每一个过程和环节都亲历亲为,严格把控。科技不断发展,但有些手工制作的工序,是机器无法代替的。一个苏式月饼的味道与卖相全靠一双手来掌控,和面、制馅、制皮、制酥、包馅……每个环节都大有讲究,每一道工序都用心制作,这才是传承的精髓。
面团的揉捏之间蕴含丰厚的历史底蕴,这是一种价值信仰和文化沉淀,是令人崇敬的匠人精神。
与时俱进 拥抱变化
古居斋不仅有坚守传统的匠心精神,在品牌年轻化上,也不断进行大胆尝试。在产品创新上古居斋投入了更多人力物力,通过食材、工艺、包装等从内到外不断改良,打造真正具有品质感和精致度的传统食品。
各大媒体竞相报道古居斋,中央电视台也先后两次为其做专题报道。徐学发明了一台锅磁机,获得了国家专利。央视十套《我爱发明》栏目,专访徐学林,播出节目《锅糍片片香》。央视七套《农广天地》栏目也在月河古居斋拍摄“嘉湖细点”,并分两集播出。
乘着互联网的东风,徐学林打破传统糕点品牌的刻板印象,与新一代消费者“玩”到了一起。通过抖音、微信、小程序、淘宝等平台吸引了百万流量,成功将这家传统老店打造成了嘉兴知名网红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