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从深山茶园开始严把源头关 杜国楹要让小罐茶赢在“起跑线”上

2019-11-13 中国食品网 2681 0

茶叶,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司空见惯,然而,如小罐茶这般,从种植、采摘、加工、包装到销售品饮,将整个茶产业链一贯到底,竭尽全力为保障茶叶品质服务,并构建起自己的标准体系的茶叶,确是头一遭。不止于此,小罐茶,这个由杜国楹创立的现代派中国茶的优秀代表,还把八位中国茶行业泰斗级的制茶大师聘请到门下,为小罐茶的品质把关,高碰来就是其中的一位。

作为福建安溪县深山中的“高建发茶庄”的第五代传人的高碰来,是安溪铁观音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技艺传承人,先后取得8项国家发明专利。在这片距离沿海中心城市厦门不到一百公里的山区,高碰来还拥有600多亩茶园和一个现代化的制茶厂。

小罐茶铁观音生态茶园

高碰来选择了和小罐茶合作,也就有了现在的“小罐茶安溪铁观音生态茶园”,从茶园的管理到生产的品控和销售,小罐茶全链条地深度介入、把控。近些年来,小罐茶在中国茶业掀起了旋风,其创新的设计和产品的理念,配合上新媒体的密集推广模式,使这一茶业品牌广为公众所知,但也在业界和舆论界引发了讨论,其中不乏质疑之声。

不仅仅是铁观音产地的高碰来,普洱茶、大红袍、龙井茶、黄山毛峰、白毫银针、滇红茶等中国主流茶叶品类,都有类似高先生的这样的大师和“小罐茶”合作。为什么这些手握优质原产地、工厂和传统制茶技艺的制茶大师,愿意和“小罐茶”合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溪乌龙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小罐茶铁观音制茶大师高碰来

获得过许多荣誉的高碰来先生看上去还是一个憨厚的茶农,他不善言辞,说自己只会“做茶”。问及他为什么和“小罐茶”合作,他说出了三点理由:一是“小罐茶”有能力扩大产能,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革新,目前在茶厂建造了当下最先进的铁观音生产线;二是看重“小罐茶”的市场推广能力;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小罐茶”对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和他的理念相吻合。

一罐好茶的源头是茶叶的原产地。“小罐茶安溪铁观音生态茶园”是最理想的铁观音原产地,这里海拔在800到1000米之间,日照充足、降水丰沛、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清新、水质清澈。土质属于砂质红黄壤土,其中富含有机质,矿物质元素尤其丰富。优越的生态环境为安溪铁观音茶独特的色、香、味品质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天然基础。

小罐茶安溪铁观音生态茶园

对这片茶园,小罐茶进行了原生态茶园的改造和管理,推行“树+草+肥+水+路”的生态茶园模式。即现代化生态种植,通过种花,种草等植物做肥料;采用茶园水肥一体化配套施肥技术,公司引进以色列节水节肥一体化茶园设施,建立山地茶园水、肥控制技术体系,运用“HYDRO CALC”智能软件管理系统,实现智能灌溉;推行物理防治茶树病虫害,确保品质安全;采用循环雷竞技ap官网入口 、自然农法,茶山种树,园间套种花草,并且根据不同的季节,随时调整花草的品种。目前,该生态茶园已经成为安溪县的标杆茶园。

传统的工艺加严格的品质监控,是把好原料做成好茶的第二个关键因素。传统工艺如何与现代化生产融合,不仅仅在茶业,在其他食品行业中,亦是一个颇受关注的问题。小罐茶的做法是:制茶大师全程监控生产过程,以保障所有茶叶都符合小罐茶标准,从而实现品质稳定与规模化生产。如此,产能得到大幅的提高,而茶业品质有保障并得以提升。

在与小罐茶合作之前,“高建发茶庄”的茶叶长期出口日本。高碰来自信以日本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挑剔,茶庄的生产标准应该能符合小罐茶的要求。出乎意料的是,小罐茶对品质的要求比他们出口日本的茶叶高得多,每一环节一再打磨,严苛到“鸡蛋里面挑骨头”。高先生说他很快理解“小罐茶”这样做的良苦用心,对品质的严格要求是没有止境的。

高大师为大家介绍铁观音工艺

据高碰来介绍,小罐茶铁观音制作的高标准具体包括:原料选择。在高碰来大师的监制下,小罐茶铁观音毛茶经历四道人工筛选后,七斤鲜叶才能出一斤毛茶,而这一斤毛茶里只能挑3两左右的完美颗粒才有机会成为最终的小罐茶;核心工艺。高碰来数十年磨砺,摸索出核心工艺—“五波烘焙法”(专指浓香型铁观音),也就使小罐茶的铁观音滋味浓郁,七泡有余香;审评筛查。小罐茶建立了一套审评标准,即:大师+专家团队,设立专门的审评团队,评审筛查主要通过五因子法、密码审评、问题追溯三层把关。

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曾表示,小罐是形,品质是魂。小罐茶在以标准化为准线对生产线进行全面布局的同时,也在不断研发新的生产设备,完善科技化、智能化的顶层设计,研发新一代的标准化生产设备,向着智能化的方向迈进。让智能化引领未来中国茶。朱丹蓬认为,依托产业链优势、依托标准化和流程化的体系,小罐茶应该要肩负更大的担当和责任。整个中国是一个茶叶的消费大国,但是中国茶叶并没有很强的品牌,中国还不是茶叶强国。中国如果要往茶业强国的方向去走,不仅小罐茶要做成标杆和典范,从国家政策端、产业端、资本端、消费端、渠道端五端合一的角度来说,更多业界同仁有必要一起努力,把整个中国茶行业的产业结构,上升到更高的高度。

每款小罐茶的背后,都有一位像高碰来这样的制茶大师,邹炳良(普洱茶)、戚国伟(龙井茶)、王顺明(大红袍)、林振传(白毫银针)、林乃荣(茉莉花茶)等。他们专注于做茶,对茶怀有虔敬,制茶精益求精,每一泡都蕴藏着赤诚匠心。如同画作之画家,每款茶都是各位大师的代表作,不仅有手作的温度,还有文化灵魂。

小罐茶从源头开始严格把关,让小罐茶赢在了“起跑线”上,而在八位制茶大师以及所有小罐茶员工们的共同努力下,有匠心与精心,践行着让更多人简单方便喝好茶的初心,向着让中国茶重新走向世界舞台的宏大愿景奋勇前行。

举报0 收藏0 打赏0 评论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手帮助| 信息发布规则| 版权隐私| 服务条款|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广告服务| 积分换礼| RSS订阅| 违规举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