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宁9月5日电 广西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黄震5日介绍,为创建良好消费环境,今年以来,广西加强重点领域监管和整治,保持打击食品安全犯罪高压态势,共查办食品类案件2779件,移送司法机关16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6个,涉案货值金额2.8亿多元人民币。
广西市场监管局当天召开新闻发布会,黄震在会上作上述通报。他表示,针对今年央视“3·15”晚会和广西“3·15”特别节目曝光的一系列涉嫌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广西组织全区深入排查,下架封存涉事“辣条”及其他问题“五毛食品”3130公斤,立案17件,收缴假冒伪劣商品757.9公斤;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专项治理,实施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在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中,发现存在问题的学校食堂6387家次,约谈责任人714人次,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1961份,立案7件。
广西市场监管局食品药品稽查局局长黄建国也介绍,为严厉打击食品违法犯罪,该局强化大案查办,与公安机关联手查处了广西茵曼金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系列案和防城港谢某某等人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等跨区域重大案件。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中,出动执法人员28542人次,收缴假冒伪劣食品1667.69公斤;在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中,共立案查处331件,罚没款229.73万元。
黄建国表示,下一步,广西将以打击违法添加为重点,以婴幼儿配方奶粉、婴幼儿辅助食品、乳制品、肉制品、食用植物油、白酒、保健食品等大宗食品为重点品种,严惩重处违法添加、制假售假、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非食品原料或回收食品原料生产食品等违法行为。
当天,黄震还重点就广西创建良好消费环境情况进行通报。他说,今年以来,广西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开展消费领域重要技术标准研制工作,组织完成《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服务与管理规范》等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工作。对老百姓关心关注的食品安全有关监管规定和办法等进行修订完善,组织修订了《广西鲜湿米粉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广西食品生产体系检查工作规范》、《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生产小作坊禁止生产品种目录》等,努力提高商品和服务质量,提升了监管效能。
同时,广西建立健全消费领域信用体系,促进规范管理,不断加强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完善企业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的消费维权机制,消费环境建设和消费维权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但是,黄震坦言,当前,维权渠道还不够畅通、消费维权效率不高等问题在广西依然存在,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排名较靠后。
为此,黄震表示,今年9月份开始,广西将通过建立常态化的消费者满意度调查评估机制,强化消费维权工作效能、监管执法、消费维权“事前防范”等措施,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多元共治、长效管理机制,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增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