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食品安全办公室17日通报,2018年广西共查办食品违法案件1.07万件;公安机关侦破食品刑事案件64起,刑事拘留135人,涉案金额达3.3亿元。制售假劣食品手段呈现“产业链”趋势。
当天,2019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广西活动暨第七届广西食品安全论坛在南宁启动。广西市场监管局局长巫家世介绍,去年广西全区共查办食品违法案件1.07万件,罚款4446户次、责令停产停业57户次,吊销许可证2户次。广西各级公安机关共侦破食品刑事案件64起,其中公安部挂牌督办大要案件1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95人,刑事拘留135人,逮捕75人,移送起诉43人,涉案金额达3.3亿元。破案数、抓获人数同比上升明显。
据介绍,上述涉案问题食品种类多,跨区域犯罪特点日益突出,制售假劣食品手段呈现“产业链”趋势,非法添加、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潜规则”时有发生,利用新业态、新技术和互联网,使违法犯罪手段更趋隐蔽。
广西公安厅当天通报了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十大典型案例。其中,2018年5月,南宁市公安局破获一起在牡蛎蛋白粉产品中非法添加西药成分案件,当场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涉案金额达2.54亿元。2019年2月,柳州市公安局破获一起涉嫌生产、销售死因不明的猪产品及其制品案件,抓获15名违法嫌疑人,查获疑似病死猪肉约20吨,病猪53头。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李彬表示,广西将实施最严格的监管,强化责任追溯和追究体系,加大对市场主体的监管力度,依法从严从重查处。同时广西推行农药兽药使用减量和产地环境净化、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守护、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等工作,以点带面共同加强“餐桌污染”治理,确保民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