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研究制定了严于国家标准、不低于香港规例要求的供深食品团体标准,将完成500个产品标准体系及供深食品标准的制定发布。5月9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的《深圳经济特区食品安全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透露了我市食品安全监督有关情况。
“深圳正建立起覆盖种植养殖和生产、流通、消费的全链条、全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统一监管。”副市长黄敏介绍《条例》实施情况时说。
“一街一车一室”全部建成
记者获悉,深圳近年在食品安全综合治理能力上进一步加强,尤其是技术支撑与检测能力得到提升。目前“一街一车一室”(即每个街道标准化配备一台快速检测车,设置一个快速检测室)已经全部建成,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街道级食品快检的全覆盖,9家社会第三方检测机构新落户深圳。数据显示,2018年深圳全市完成食品快检190万批次,其中“一街一车一室”完成快检88.9万批次,检出不合格食品5614批次,销毁不合格食品24吨,市民送检批次3.4万批次,检出不合格食品271批次,为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筑牢了食品安全的基础防线。
在食品安全监管资金投入上,近年来安排的食品安全监管相关项目经费(不含固定资产)年均增长约16%,2019年已安排3.82亿元;市、区各专项建设累计投入超过10亿元,其中“一街一车一室”建设投入1.69亿元。
将发布500个产品标准体系
记者从会上获悉,下一步深圳将稳步推进供深食品标准体系建设,完成500个产品标准体系及供深食品标准的制定发布,继续研制包含产品、检测、管理、评价、追溯、绿色、品牌、信息化等类型的供深食品标准总计超过500项。
深圳研究制定了严于国家标准、不低于香港规例要求的供深食品团体标准。今年3月,深圳发布了首批100个供深食品标准,今年6月底前还将注册供深食品的“圳品”商标,完成10个产品的评价及贴标。
深圳还将借鉴香港经验,制定“熟食中心”建设运营管理标准,力争到2020年每个区至少建2到3个“熟食中心”和长者饭堂。此外,还将完成1万多家200平方米以上餐饮单位摄像头的信号接入及系统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