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们两人没黑没白地干,一年到头才挣2万~3万元,现在我们通过河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徐照学团队的指导,还是我们两人,年收入却一下子增加到30万元。”河南省上蔡县邵店乡后杨村村民李志诚兴奋地说。
据悉,针对目前散户和规模化养殖肉牛存在的问题,河南省“四优四化”优质草畜专项负责人、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徐照学研究员带领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适度规模循环养殖”的概念。
这种养殖模式是,公司就近签约或者流转100~200亩土地,饲养母牛50~100头,优质牧草采购自商业公司,精饲料原料和青贮饲料及麦秸均来自于流转土地,收储半径不超过5公里,能够做到饲料配方合理、营养水平高;在粪污处理上做到堆翻发酵,经过微生物发酵后制作成有机肥,就近还田对环境无压力,无生物安全隐患,后期运输成本也较低;机械化程度适中;能够及时发现母牛发情并配种、及时对犊牛进行护理,因此年繁殖率和犊牛成活率可达95%以上。
“通过这种方式养殖母牛,只需要2~3个人即可,年收入能达到30万元左右。”团队成员王二耀博士介绍说。他正在院(河南省农科院)市(驻马店市)合作共建精品工程肉牛项目支持下,积极推进并完善适度规模循环养殖模式。
作为该模式的典型代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欣燃农牧公司和周口市项城犇富农牧公司从中获益,成为了河南省肉牛养殖方向新的引领者。
该模式既解决了传统散养效率低、人力资源没有充分得到发挥,而规模养殖效益低、繁殖管理不够精细的难题,也解决了规模养殖带来的饲料来源问题和粪污污染问题,又通过适度机械化和标准化养殖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人力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养殖效益最大化,实现了环境友好发展。
徐照学认为,随着适度规模循环养殖模式的逐步推广,其对于加快河南省雷竞技ap官网入口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四优四化”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战都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